广州尚有172条断头河涌待打通 明年底前完成规划编制

13.08.2014  12:30
拥有1338条河涌的广州,孕育了灿烂的岭南文化。随着广州城市发展,广州出现部分河涌被填埋、覆盖,再加上地势地形、河流水系的自然变化,广州有172条河涌变成一滩死水的断头涌。

  拥有1338条河涌的广州,孕育了灿烂的岭南文化。“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荔湾涌,西关风情的体现,闻名全国的“沙河粉”得名于沙河涌。

  随着广州城市发展,广州出现部分河涌被填埋、覆盖,再加上地势地形、河流水系的自然变化,广州有172条河涌变成一滩死水的断头涌。

  今年广州“两会”期间,市政协委员周立东等23名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打通断头涌,重织水网,引水济涌,提高广州河涌综合整治水平的提案》,提案被选为市政协年度重点提案,由市政协主席苏志佳亲自督办。

  12日,苏志佳与提案撰写委员们来到广佛交界处的荔湾区牛肚湾涌现场调研,为打通广州断头涌听取政府职能部门间意见。记者了解到,目前牛肚湾涌被水务局列入治理断头试点,所需资金费用由广州与佛山两市共同承担,2015年完成工程建设,为其余断头涌整治工作提供治理参考。

  现状:断头河涌番禺南沙最多

  提案指出,广州有1338条河涌,总长4788.32公里。但是不少众多河涌被填埋、截断、拉直、堵塞,许多河涌成了断头涌。

  广州市水务局局长丁强称,广州网河区水系主要分布在荔湾、海珠、黄埔、白云、番禺以及南沙等6区。经系统摸查,目前,广州市网河区共有断头涌172条,其中荔湾区8条,海珠区16条,黄埔区4条,番禺区95条,南沙区49条。断头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城市发展需要,对部分河涌进行了填埋、覆盖以及地势地形、河流水系的自然变化等。

  广州市黄埔区政协主席王锦雄说,长洲岛的新担涌,1963年兴建黄埔造船厂将它拦腰截断,填埋了约450米长的水道,从此长洲湾成了死水湾,长洲湾整体自然环境大受影响,水环境更受到严重破坏,群体意见很大。2008年,政府投资约3000万元复通河道,取得很好的社会效应。

  黄埔区的乌涌同样是一条断头涌,历史上它与相邻的文涌、三戽涌、珠江涌相互连通,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加上在建设过程中不注意加强对河涌保护,将涌与涌之连通道堵死,形成断头涌,阻断涌与涌流通与循环。

  水务局:明年完成断头涌整治规划

  座谈会上,记者了解到,市水务局在对提案回复的草案稿中称,水务局将开展《广州市网河区断头涌整治规划》编制工作,计划2015年底前完成。

  此外,水务局还选取了荔湾区牛肚湾涌作为断头涌整治试点,计划2014年完成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2015年完成建设。牛肚湾涌试点所需资金费用由广州与佛山两市共同承担。

  而在断头涌的治理中,水务局未来将着重建设河网调水补水及群闸联控项目。根据各区相关规划,已经规划有调水补水及群闸联控工程建设的,将加快其建设进度,对已建成的区域,水务局将制定相应运行、管理制度。

  为了防止新断头涌形成,水务局还表示要加强工程管理与执法,特别是加强河道日常巡查,加大环境执法和对破坏河涌及其附属设施行为的执法力度。

  委员:治理模式不能硬学东濠涌

  市政协委员、黄埔区政协主席王锦雄在座谈会上中提到,广州不应该仅满足于打通断头涌,还应该研究把江湖河涌连接成系成网。

  王锦雄认为,广州断头涌规划和治理不能硬搬东濠涌治理,要节省河涌治理成本,并且在规划上要注意河涌生态自然,“广州治涌要有经费保障,但是经费保障需要统筹,将钱用到点子上,这样群众才会满意”。

  市政协委员、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副部长苏运驱认为,广州断头涌数量众多,治理手段和方法要宜地制宜,先做试点再铺开,这样使用财政资金才会更加安全有效。

  市政协城建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崔虹认为,广州治理断头涌要实行监管与建设良性联动,“很多工程重于建,轻于管,政府治理断头涌要吸取经验,重视打通后的断头涌管理”。崔虹建议,政府应该考虑出台长期管理规划,甚至可以用出台法规的形式用管理断头涌,以防止新的断头涌出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