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用车:“赤手空拳”挑战传统租车行业

26.05.2014  19:05

原标题: 易到用车:“赤手空拳”挑战传统租车行业

  没有一辆车、没有雇佣一个司机,对于传统租车行业来说,易到用车可谓是“赤手空拳”。然而,这个租车“中介”平台却超越了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的管理水平,让司机心甘情愿提供最好的服务。在移动互联网层层技术和规则设定的背后,起到最关键作用的依然是人性。

  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的理想是建立“共享经济”,他有一个理论:停在停车场里的车都是被浪费的车,车的本质是在路上流动起来,里面还应该坐着人,让已有的车尽可能多的发挥效率,这是一个汽车共享社会的本质。

  有了大数据以后我们会越来越相信机器会比人做出更理性更合理的判断,但是周航认为尽管如此我们未来在整个商业模式设计中都需要考虑一点——把最终的决定权还给人。

  去年年底,李师傅拿着驾照到易到用车总部参加了为期一天的培训,成为了易到的签约司机。

  最近他时常为一个用户给他打下的三星评价而苦恼——在过去的4个多月里,他一共进行过588次服务,这是唯一的一个三星。

  李师傅向易到用车客服询问原因,才知道该用户做出如此评价的原因是“车内稍有异味”。通过客服提供的订单号,他赶忙打电话与这位给出三星的用户沟通并致歉,同样,对于零星几个评四星的客户,他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事后沟通和补救的机会,他对用户评价已经敏感到了极致。

  三星的评价不仅在他满是五星的评分列表上显得如此扎眼,更让他介怀的是,总体累加的评分降低将影响易到用车分配过来的订单。“如果我跟其他司机同一个车型和同样的距离,我的评分低就比他更难抢到订单。”李师傅告诉《商业价值》。

  李师傅对于口碑的在意在易到用车的司机群体中并非孤例,爱惜声誉的司机们总是使出浑身解数来获得用户的好评:他们把车内整理的干干净净,穿着职业的西装,把自己的座椅向前调以便后排的座位显得宽敞,在车里安装了衣服挂架,甚至还有司机发现情人节的时候不少男生会为女生订车来制造浪漫,于是就在车里准备一支玫瑰或者小盒巧克力。

  这大大颠覆了人们对于租车行业的刻板印象,如果了解易到与司机之间只是一种松散的关系时则会更加惊奇——这个没有一辆车、没有雇佣一个司机的“中介”平台反而超越了传统汽车租赁公司的管理水平,让司机心甘情愿提供最好的服务。

  易到用车的司机与其说是一个工作,不如说是一份契约,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本质上并不是易到公司的员工。

  郭师傅是北京某个写字楼里的一名白领,最近他多了一个新兼职——成为易到用车的司机,利用平时上下班和周末的时间接些零散的活儿,他发现这个新兼职的收入已经可以应付他老婆每个月的化妆品和新衣服支出。

  阿郎是一位宝马Mini的车主。有一次,当他得知搭载的乘客是易到用车创始人周航的朋友时,阿郎很认真地对那位乘客说:“帮我问一下周航易到还需不需要投资,如果要的话我愿意投。

  阿郎的本职工作是金融街的一位二级市场投资者。最近两年A股市场的不景气让他对每天面对满屏幕绿色的生活感到厌倦。当他抱着好奇心加入易到之后发现自己无意间进入了一个新的世界——他的乘客中有很多高端人士和行业精英,通过易到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也聊到很多对他有启发的有价值话题。

  大刘是一位资深驴友,也是北京一家著名云南菜馆的老板。成为易到用车的司机之后,他将这种模式在驴友的圈子中到处分享。一次他自驾前往西藏,沿途每碰到一位驴友就会介绍他们加入易到来,在他的带动下,如今甚至在甘孜这么偏远的地方,易到用车都有了签约司机。

  成立于2010年的易到用车,目前已经拥有超过100万活跃用户,在57个城市拥有超过5万台车辆,与1000多家租车公司合作。实际上,易到公司目前的正式员工是250多人,但是其创始人周航经常感觉这个数字是5万(注:易到用车的签约司机是5万)。“我们跟这些司机的关系当然不是员工,但是感觉又比同事还同事,我们因为一种特殊的机制建立了一种利益共同体的关系,不仅一起赚钱,也是一起享受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就是去共享。”周航说。

   颠覆租车行业

  在创立易到用车以前,周航曾经成功建立了国内规模最大的音响公司天创国际,公司进入稳定发展期,周航处在一种有钱有闲的状态中。他做一些天使投资,偶尔去其他公司学习或者当顾问。

  他是一个热衷于各种新鲜事物的极客,一款三星带摄像头的手表,他可以买很多系列;Tesla刚一上市,他就最早提交了订单。读长江商学院的时候,他跟阿里巴巴(滚动资讯)集团执行副总裁曾鸣曾做了很多互联网项目的研究,最开始的想法是做一个第三方支付工具,后来发现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做,遂锁定租车领域。

  创建易到用车以后的周航,很快进入创业状态。他开始亲自负责产品,提很多修改意见,甚至用自己的影响力在微博(18.07, 0.02, 0.11%)上营销。周航的理想是建立“共享经济”,他有一个理论:停在停车场里的车都是被浪费的车,车的本质是在路上流动起来,里面还应该坐着人,甚至是坐着更多的人;让已有的车尽可能多的发挥效率,这是一个汽车共享社会的本质。

  除了带着一套自己的强烈的理念改造租车业,租车行业本身的很多问题也迫使周航用互联网的方式找到解决的方案。

  周航做天使投资时曾投了一个名叫“传知行”的项目。2009年,周航同传知行一起去做市场调查,发现出租车和租车行业都是一个非常凄惨的行业。出租车公司每个月收5000元的份子费,司机从早上一睁眼就需要想到自己几百块钱的份子钱是否能够赚回来,他们每天工作18~20个小时,甚至睡在车上,不敢生病,因为生病一天就贴进去一天份子费。

  租车行业同样如此,司机每天的工作是去酒店的各大礼宾部递名片,求着旅行社给他们拉订单。通常,酒店和旅行社的账期很长,偶尔会拖上一年半载,因为订单少,所以司机们常常为了能拉到活而忍辱负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