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被误会的抽动症患儿

17.05.2014  08:48

  9岁的乐乐聪明活泼,文明有礼,成绩优秀,深受大家喜欢。可不知何故,最近两个月来,他仿佛变了个人似的,不时挤眉弄眼做鬼脸,甚至口吐脏话、乱骂人,干扰课堂纪律,老师批评无效,父母责骂也不改,后来发展到手脚也会突然扭动。焦急的父母带他到医院做头颅CT、脑电图等检查,却均无异常。经人介绍到梅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求诊,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经系统治疗后,病情好转。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抽动症的一种类型,好发于5~8岁小孩,尤以男孩为多见,是一种以头面部、肢体或躯干肌肉的抽动并伴有言语障碍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如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拧脖子等,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或因喉部肌肉发生抽动,而突发怪叫声、清喉声,或口出脏话、乱骂人。患者因反复出现怪异动作以及伴发怪声、讲脏话骂人等常被家长、老师误认为是坏习惯、恶作剧或坏孩子,而招来责骂,但“坏毛病”依然不改。此病常在情绪紧张、焦虑时加重,专注某一感兴趣的活动时可暂时减轻,睡眠时消失。可致注意力下降,影响学习,易被误会而影响患病孩子的身心健康发育。

  抽动秽语综合征症状轻微者无需药物治疗,但应予支持性心理治疗。家长和老师要理解患儿,并非其有意“乱动”或故意发声、讲脏话扰乱课堂;对患儿症状不要歧视,不要过分关注;注意调整环境,消除自卑自责;避免过度兴奋、紧张、劳累等加重症状。症状明显时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结合药物治疗。总之,当孩子突然无故反复出现挤眉弄眼、做怪动作,伴发怪声或讲脏话时,要警惕是否患抽动秽语综合症,及时到专科医院就诊检查,以免贻误病情。

  (市第三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