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生物拟11.25亿元收购医疗器械公司

13.08.2015  10:59

为其第三次重组尝试,将主业拓展至伽马刀治疗设备领域

东莞时间网讯     在前两次重组均以失败告终后,东莞上市公司星河生物日前披露了第三次重大资产重组的预案,公司拟作价约11.25亿元收购玛西普医学科技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玛西普”)100%股权,将主业拓展至伽马刀治疗设备领域。

拟分两次增发股份

根据星河生物披露的收购预案,星河生物拟以13元/股的价格,向包括星河生物实际控制人叶运寿、刘岳均在内的7名自然人增发约8654万股,收购其合计持有的玛西普100%股权。其中,叶运寿此前已持有玛西普18.00%的股权,对应的交易对价为20250万元。

按此计算,玛西普此次整体交易对价高达11.25亿元,较未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截至今年6月30日约4445万元)增值近24倍。对此,星河生物表示中介机构采用的是收益法对标的全部权益进行评估。

此外,星河生物此次还拟进行配套募资,以14.05元/股的价格,向国华腾达、叶运寿、刘岳均、霍昌英等4人定增约4840万股,募资不超过6.8亿元;其中,6亿元将用于玛西普立体定向放射外科设备综合供应商项目,剩余部分用于补充玛西普的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星河生物的上述收购及配套募资将合计增发约1.35亿股,占发行后公司总股本的47.79%。发行完成后,叶运寿及其一致行动人将合计持有星河生物36.84%的股份,仍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重组能否成功存疑

作为曾顶着“食用菌第一股”光环上市的星河生物,由于行业产能爆炸性增长带来的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及内部投资失利等因素影响,在经过几年的辉煌期后,近两年陷入了亏损的泥潭。2013年和2014年,星河生物净利润分别巨亏1.63亿元和2.93亿元。尽管今年上半年因高额财政补贴而扭亏为盈,但亏损的阴影仍如影随形。

背负着退市的重压,星河生物只能将出路放在了并购重组上,但这条路其也走得格外艰辛。2013年,星河生物首次尝试重组东莞本地一家调味品公司,但最终双方股东未能谈拢;2014年,其第二次重组,拟以近5亿元的价格并购河南一家肉牛公司,最终在证监会已审核批准的情况下因对方经营状况发生变化而放弃了。两次折腾后,星河生物目前的主营业务仍为食用菌生产及销售。

而这次,星河生物将并购的方向指向了医疗器械公司。对此,星河生物方面表示,上市公司将利用玛西普现有的客户群体和产品工艺,结合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扩大玛西普产品的销售范围和销售数量,快速提升公司的经营业绩。同时,星河生物也将借助本次资产重组,实现从传统食品生物领域向高科技专用生物医学领域的业务转型。“公司将大健康产业作为后续发展的重点,未来将继续布局大健康产业。”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星河生物目前的主营业务与玛西普主营业务完全不相关,星河生物现有业务与新注入资产的业务在财务管理、客户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管理等方面的整合显然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星河生物此次重组并购最终能否成功仍存疑。而如果重组再度失败,星河生物就十分被动了。“从这个角度看,星河生物这次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啊。”

【 各方反应 】  
  • 星河生物半年盈利600余万扭亏 得益高额政府补助
  • 收购洛阳伊众失败 星河生物今日复牌
  • 南航将执行广州至泰国曼谷廊曼航线
    中新网广州4月6日电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6日宣布,广东大洋网
    30日下午广州出港机票搜索量瞬间涨4倍
    大洋网讯 11月30日广州市番禺区、荔湾区、白云区广东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