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之道

07.04.2016  12:57

  《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春天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傍晚打打球,放松身心,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是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预防旧病复发

  古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春天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中老年人更是要特别注意。有此类病史的人特别要注意防寒保暖,坚持服药,防止旧病复发。

  坚持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坚持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生机盎然,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之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性物品。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韭菜等,少食辛辣酸性之物。

  少吃补品

  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结合自然规律。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是进补要适度。进入春季以后,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春季舒畅、升发的季节特点。

  (张永胜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