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新走基层:一位外来工的幸福团年饭
年三十下午,羊城晚报记者在熊玉香夫妇屋内见到了幸福的一家人 黄晓丽 摄
春新走基层
清洁工母亲熊玉香“圆梦”东莞,打拼21年养育出博士儿子
除夕的年饭,尽管只是速冻水饺,但是对于熊玉香来说今年的团年饭吃得特别舒心——博士生儿子第一次从英国回来看父母!还带回了女朋友!在东莞打工21年,熊玉香这个除夕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
羊城晚报记者 刘海陵 黄丽娜
在东莞长安镇一间2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个子瘦小、皮肤黝黑的熊玉香十分歉意地把记者迎入她和丈夫临时租住的小房子。小板凳坐不下,大家只好坐在床上,忙前忙后的熊玉香两口子脸上却溢满幸福。
熊玉香是东莞市长安镇胜百吉鞋厂的一名清洁工,老家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的一个山村。像千百万的外来务工人员一样,让她走出家乡的动机,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生活得好一点。在勤勤恳恳打工21年后,她的梦想实现了——儿子毛石清去年完成了博士学业后,成为英国剑桥大学一位教授的助手,羊年春节特意请假回国陪自己过年;丈夫毛春桂也从家乡来到东莞,一起打工一起生活;女儿嫁去了湖南,生活幸福。“现在就想攒钱把老家的房子修起来。希望以后日子越来越好。”
寒门飞出的贵子
时间回到1994年。那时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熊玉香,决定走出山村,像别人一样外出打工赚钱。“那时候儿子9岁,女儿6岁。其实早就想出去的,但是孩子太小,家里又没有老人帮忙,留丈夫一个人在家带孩子不行。”像那个年代所有的打工者一样,熊玉香的初衷只有一个:出去多赚点钱,让家里人的生活能好一点。
她的第一站是北京,打工才干了一个月,熊玉香就回家了。后来她来到了广东东莞,在长安镇建溢鞋厂(后改名为“胜百吉鞋厂”)的流水线上,找到了一份工作。两个月后,她被调去负责办公区域的清洁,一干就是整整20年。
“刚去的时候,一个月就两三百块钱,不过厂里包吃包住,基本不用花什么钱,钱都寄回家里了。后面慢慢涨(工资),现在一个月也有两三千了,虽然不多,但干了这么长时间,也不想再找别的工作了。”熊玉香说,她每天不偷懒、认真做,把自己本分的工作做好,这么多年也就过去了。
那时候,丈夫毛春桂一个人在老家带着两个孩子。“孩子的学习我们都没怎么管过,都是靠他自己。”提起博士毕业后、继续在英国剑桥深造的儿子毛石清,熊玉香满脸都是忍不住的笑意。熊玉香初中毕业,丈夫才读了两三年书,全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我就规定他,做完功课才能玩,其他就没管过了。”不善言辞的毛春桂,虽然一直和儿子生活在一起,但也就只能做到“作业做完没有我知道,做得对不对我不知道”,一切都靠孩子自觉。
毛石清是个争气的儿子。高中考到了县一中;高考考上了华中农业大学,学习动物医学;四年后,他放弃了直升本校硕士的机会,考上了中科院上海分院的硕博连读公费生,主修生物学。去年下半年,他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在英国剑桥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他从小就是个好孩子,我们全镇就出了他这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