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排队拼的是体力 戛纳排队拼的是资历

18.05.2014  14:49
摘要:“来过戛纳,以后都不想去柏林和威尼斯了……”某日,戛纳电影宫的新闻中心,一位国内媒体同行向南都记者感叹道(我的O S:同学,你这是赤裸裸的炫耀啊),“当然,在柏林和威尼斯看电影,也不用排这么长的队啊……

        第67届戛纳电影节DAY3

        “来过戛纳,以后都不想去柏林和威尼斯了……”某日,戛纳电影宫的新闻中心,一位国内媒体同行向南都记者感叹道(我的O  S:同学,你这是赤裸裸的炫耀啊),“当然,在柏林和威尼斯看电影,也不用排这么长的队啊……

        我们俩给戛纳点完32个赞之后,乖乖地走出新闻中心,走向某部竞赛片的候场区,看着汹涌人潮,真的有种春运的“即视感”。可是,想登上归家的春运火车,更多拼的是体力;在戛纳,你想舒舒服服地看一部大热的竞赛片,请先掂量下自己在电影节的资历吧。

        昨日,戛纳宠儿、土耳其导演努里·比格·锡兰的新作《冬眠》在电影宫首映。作为本届戛纳电影节夺冠大热门之一,《冬眠》在各国记者中的号召力的确惊人。《冬眠》的首映时间是15点整(巴黎时间),14点55分,电影宫“卢米埃尔厅”(注:电影宫有“德彪西厅”、“卢米埃尔厅”、“布努埃尔厅”、“巴赞厅”用作戛纳电影节官方放映影厅,《冬眠》选择了“卢米埃尔厅”。)前面还聚集着近百位记者等候入场。虽然,10分钟之前,电影节工作人员就已经对未能入场的记者们Say  N  o,但是,大家抱着一线希望等到电影开场才离开。

        正是在《冬眠》的首映场外,没能入场的各国媒体人,见识到了传说中的“白证记者”。白证记者是神马?简单地说,这就是戛纳电影节媒体圈的“特权阶层”啊。来戛纳报道电影节的各国记者,电影节组委会并非“一视同仁”,他们会根据每家媒体的重要性和记者参加电影节的次数发放不同级别的媒体证。黄色、蓝色、粉色、粉色+波点、白色,级别依次提升。想在电影节看电影、参加发布会,拥有白色媒体证和粉色+波点媒体证的记者,是最优先入场的一批,然后才是粉色、蓝色和黄色。

        说到这儿,你想知道《冬眠》有多热吗?前面提到的那位“白证记者”,他昂首挺胸地走向卢米埃尔影厅前的“封锁线”,向工作人员晃了晃自己的“白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南都记者  许嘉  发自戛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