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07.11.2018  17:13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这些珍贵镜头 是无数潮州人关于老潮州的记忆 - 新浪广东
来源: n.sinaimg.cn

  40年来,滨江一带的变化承载了潮州人的时代记忆,也见证了潮州古城的发展。

  年近六旬的郑鹏自小喜爱画画,在滨江长廊,几乎每天都能见到他提笔速写的身影。即使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郑鹏也从未放弃过速写的爱好。

  几十年来,郑鹏无意的练笔,却给潮州留下了不少难得的记忆画面。郑鹏还清晰地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古城墙外并非如今的绿草茵茵,当时还是一片设有内街的居住区。

  郑鹏

  当时这里以瓦房、板房为主,路道比这地面还低,凹下去的,这里进去就有一条板桥,发大水时,居住的人要出来买菜买米,就要通过这座桥翻过城墙去买,城内要送东西也要通过这座桥。

  据郑鹏回忆,以前的竹木门并无城楼,朴实无华的老城墙外是一个繁华的竹木料集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