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记忆也是习惯 广州人无花街不过年
2月5日,越秀区2016年迎春花市开市仪式(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摄 )
天河花市开幕 (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摄)
羊城晚报记者甘韵仪
广州的年,是要从花街开始的。19世纪60年代后,除夕花市逐渐形成。 1920年以后,行花街成为省城广州最独特的新春风俗,到今天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
广州迎春花市,早就名扬五洲,誉满四海。迎春花市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民俗景观,是古老的岭南地区汉族群众的春节习俗,更与广州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迎春花市融合了广州人“讲意头”的传统,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花卉语言——
年桔、代代果,寓意为年年吉祥;幸福菊又名小太阳和幸福花,代表了对新年的祝福;天堂鸟又名报喜鸟,与其它鲜花搭配更具有高雅及祝福的韵意 ;而红掌则象征着红红火火家庭幸福,一年比一年更好之意……每一个老广都深知其意。
当你走在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广州花街,你会见到,情侣们双双穿梭花市为了买一两枝玫瑰、银柳、百合;而家庭多选择传统的本地金桔、富贵竹、桃花、发财树、红运当头等;老人会更加放慢脚步精挑细选;小孩会欢天喜地在花丛中转来转去。
行花街,就是为了沾点花香瑞气,挤掉晦气,来年风调雨顺,幸福平安。
花街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
对于老一辈的广州人来说,“行花街”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
梁伯今年76岁了。对于他来说,过年行花街,是最不能错过的日子。每每行走在年前的花街,梁伯总有一种年轻人难以体会的感触,“行花街觅花卉,迷人乱眼;想过去忆当年,触心动情。”他拿起一盆菊花,在细细端详的过程中,旧时的记忆涌上心头。
“小时候,每逢年三十晚,家人就会带我去花市‘卖懒’,穿好看的衣服,然后欢天喜地出门,父亲总会说‘卖懒,卖到年卅晚,人懒我唔懒!’意思就是把一年到头的懒羊羊全部卖掉,新一年要勤奋。”梁伯说。
广州人对年花的钟情,无论男女老少,也历史悠久。梁伯说,广州之所以称为花城,也有这样的原因。
“我最中意的是菊花,有好多品种,摆在家里好靓,看着心情都会变靓,过年不外乎是开开心心,团团圆圆。花,就是一个助兴的载体。”梁伯说。
他也见证着广州花街一年兴旺过一年,“好开心,好为广州人感到自豪,希望花市可以一年一年地走下去,当我的孙子到了我的年纪,也可以从花市中找到不一样的回忆。”他的祝福好朴实,但又有着广州人对花市的深情。
花街还是一种难以割舍的习惯
家住广州荔湾区的何小姐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她说:“我们通常会在除夕夜吃年夜饭,陪家人聊聊天,然后全家人一起去行花街。南方人在花街度过除夕夜是多年养成的习惯,是例牌节目,然后再倒数中迎接新一年。”
“对于很多80后广州仔女来说,行花街是永远的潮流,只有在过年的时候行过花街,过年才会圆满、吉祥、喜庆,新的一年才会有一个美丽的开始。”何小姐说。
对于何小姐来说,今年也是特别幸福的一年,她即将迎来一个小宝贝。“对于宝宝来说,今年也算是第一年行花街,以后希望每年都可以带宝宝在热闹的花街中迎接新的一年,新的希望。就像我们小的时候一样”
就是这样一个传统,在一个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中传承下去,每一个人都很自觉,每一个乐在其中,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共同的、难以割舍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