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及急救知识迫在眉睫

22.10.2014  11:37

  东 方

  昨日丰顺县城一老人不慎摔倒流血动弹不得,由于不明情况不知如何施救,路人不敢贸然扶起。直到一热心妇女打120求助,老人才最终得救(详见今日4版上半版报道)。与此相比,本报20日报道的平远县城一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的老人则更为幸运:路过的姚婉婉、姚彦玲两个女孩合力施救,甚至做人工呼吸,将老人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丰顺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不是因为路人冷漠而是他们没有急救知识。而平远两位女孩敢救助昏倒老人,除了她们拥有美德,接受过的专业急救知识教育,或许是她们敢于挺身而出的底气。平远120急救医生称,老人能挺过来,得益于两位女孩给老人人工呼吸赢取了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

  患者抢救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医学界有个“黄金抢救时间”概念,即是对溺水、猝死等呼吸停止症状患者,最佳抢救时间只有4分钟, 4分钟后病人的脑细胞就会逐渐死亡,并且不可逆转,最终发展成植物人甚至死亡。假如遇见猝死患者,坐等120来抢救患者生命,显然 “远水救不了近火”。

  就目前情况而言,溺水事故、交通事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成危害居民健康乃至生命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公众基本急救技术普及率达89.95%;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的培训占总人口的比率方面,美国为1/4,新加坡为1/5,悉尼为1/20,而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不超过1%,远远低于发达国家。

  急救知识,关键时刻可以自救也可救人,在生活中不可或缺。针对我国急救技术普及率远的现实,加大相关宣传和普及力度迫在眉睫。卫生、消防、教育等相关部门可组织急救知识进社区、进校园活动,针对一些发生频率比较高的事故,传授一些简单实用、容易操作的急救知识,并形成常态,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普及范围,力求达到急救知识人人皆知。

  当然,实践出真知,普及急救知识不能仅止于“口口相传”纸上谈兵,更应进行“手手相授”注重实训。上述两位平远女孩抢救老者有条不紊,正是因为她们受过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所以在普及急救知识现场,相关工作人员要与参训人员互动,指导他们进行道具或真人模拟演练,模拟进行窒息病人的通气、外伤部位的压迫止血和三角巾包扎等相关实用技能的演练,只有真正掌握了急救技能,关键时刻才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