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普高招录明天开始 谨防“能人”诈骗!
金羊网记者 董柳 2017年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明天(6日)起开始,至8月15日结束。一些高考生及家长可要打起精神了,这段时间是高考招生骗子出没的高峰时段,不要掉进一些招生诈骗圈套中。
记者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几乎每年都有考生及家长因高考招生而遭受诈骗。而这些骗子们的“功课”一般都做得很足,比如骗到钱后,他们还装模作样地陪家长到学校“考察”一番,要想识别,还真不容易。
广告短信称“能搞定”?
四名家长被骗20余万
时间回到2010年7月,肇庆市一名徐姓高考生家长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落榜生上公办大学少量名额》统招本科,陪到校考察,录取后收费,统招待遇,统招文凭,0758-2256060、13××××0216,李老师。”徐家长拨通了电话,一场骗局来了。
电话中,对方称短信所说属实,自称是肇庆一家教育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可以保证孩子入读。就这样,徐家长和另外三位高考落榜生的家长在获悉该信息后,与该公司的负责人刘某签订了协议。
刘某承诺帮助解决录取以上四名高考落榜生入读”湖×大学”或”湖北××学院”,后又与同伙一起陪同考生家长到上述两所大学“考察”,并分别收取四位考生家长人民币6万元至7万元的费用共22.2万元(不含报案前已退还的3.8万元)。
开学后,家长们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和其他的学生待遇不一样,有的连图书馆都不能用。原来,四位考生并未被“湖×大学”或”湖北××学院”正式录取,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据悉,2010年度“湖×大学”在广东省没有投放招生计划,该大学招生章程第33条明确说明学校不委托中介组织和个人从事招生活动。
肇庆中院日前终审判决刘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
花钱买进重点大学?
结果进了成人教育部
考生都想进重点大学。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进重点大学,可谓一路被骗到底还心甘情愿掏钱。
2007年7月,沈某夫妇因儿子沈某某高考成绩不理想,通过朋友介绍,联系到被告人邵某某和同伙忻某某(已判决),表达了希望让儿子沈某某就读重点大学的愿望。其后,邵某某同忻某某在深圳市罗湖区一家酒店约见沈某的妻子周某。
得知沈某某的高考成绩未达国家重点分数线后,忻某某向周某谎称有能力帮其儿子就读正规A线重点大学,但要收取26万元的活动经费,承诺办理不成将退款,周某同意了。
2007年10月3日,邵某某和忻某某谎称已拿到沈某某到中国××大学就读的指标,让周某先行到北京等待消息,随后收取沈某某现金3万元。
同月10日,邵某某和忻某某一同到达北京,两人以办理入学手续需要活动经费为由,骗取周某人民币5000元。
大约五天后,邵某某伙同忻某某谎称,中国××大学本部暂时没有名额,需沈某某先到成教部就读,再通过内部关系将沈某某转到该校本部就读正规本科,骗取了周某的信任,带周某到中国××大学成教部为其子办理了入学手续,骗取周某某现金26万元。
随后,邵某某与忻某某携款潜逃。后沈某某发现自己并不是中国××大学的正规统招生,周某再次联系邵某某、忻某某,要求其履行承诺,但邵某某和忻某某拒绝见面,并继续虚构事实,谎称只要再交纳8万元,可以为沈某某办理就读北京××大学的入学手续,周某信以为真,于2007年11月2日委托朋友向忻某某的账户内转入8万元。随后,周某带儿子到北京××大学报到时发现受骗。
邵某某因犯诈骗罪,被深圳中院二审判刑5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
差分交钱能进大学?
老师和学生都被骗
差点分,老是想着“够一够”,梦想万一实现了呢,于是有些学生及家长钻进了骗子的圈套中。
姚某某是广州一所高中的毕业班老师。“2008年高考前不久,我以前的学生贺某某说,对于高考中未上分数线的考生,他有办法找关系录取。后来高考分数线出来后,考生刘某某的家长来找我,我就联系了贺某某,让他约汪某杰见面谈。”而汪某杰是广州古特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
姚某某说,一天早上,自己和贺某某见了汪某杰,并表示考生分数不够,但想上中南某科技大学。汪当场说没问题,还马上打电话给该校某领导,说校领导答应了,但要交8万元。随后姚某某通知该生的家长交了8万元给汪某杰。
就这样,姚某某共让汪某杰帮四个学生办录取。
到了开学季,汪某杰还装模作样地打电话通知姚某某等学生带行李到学校报到。但到了报到日,家长们发现被骗了。
法院查明,2008年7月至10月,汪某杰以帮助被害人姚某某的四名学生入读西安某大学等高校为由,骗走姚某某的四名学生人民币32万元。2011年12月,汪某杰以帮汤某某的小孩入读湖×大学为由,骗走汤某某人民币8万元,后经追讨只退还2.5万元。汪某杰还被查明有其他诈骗行为。广东高院终审以诈骗罪对汪某杰判处有期徒刑14年。
还有哪些圈套?
记者检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涉及高考诈骗的犯罪案件近年来呈增多之势,且诈骗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令人眼花缭乱。
梳理发现,常见的高考招生诈骗的主要方式有:
一是自称关系过硬能搞定入读。骗子们往往称自己是高校招生代理人员或与高校领导、学校招生办人员有过硬的“特殊关系”,可以拿到内部指标交钱就能入读等。
二是伪造证书诈骗。为了以假乱真,骗子们通过邮寄、快递“仿真”录取通知书、新生报到通知等文件,骗取考生及家长的钱。
三是捏造虚假信息实施诈骗。通过短信或网络聊天,向考生、家长发送“花钱就能上重点大学”等虚假信息进行诈骗。
防范七大骗局!
教育部曾发布高考招生常见七大骗局,广大考生和家长一定要谨防上当受骗。防范这七大骗局要做到:假冒招生人员谎称有“内部指标”、能操作“低分高录”是陷阱;艺术类招生只要交钱保证录取不可信;识破办学类型骗局多验证;录取信息亲自查实莫上当;交钱即可上军校必有诈;“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须弄清;营利性志愿填报咨询辅导别轻信。
另外,防诈骗专家还提醒考生及其家长要想不被骗,一是要通过国家正规途径参加招生考试,二是通过正规途径查询学校招生简章,三是缴费一定要到学校财务部门办理并索要收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