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山寿皇殿计划2016年对外开放
昨日,景山寿皇殿东侧,占用此处的市教委老干部活动站已搬走,但该单位一名老职工和他的家属还住在此处。新京报记者 高玮 摄
新京报讯 作为北京中轴线上唯一因社会占用而未对社会开放的国家级建筑,景山寿皇殿文物建筑群的整治修复一直是市民关注的焦点。
目前,寿皇殿的整治遇到新难题,除了少年宫未完全搬迁,该区域内还发现了新的占用单位。相关部门昨日介绍,预计寿皇殿将在今年启动修缮计划,2016年“五一”前完工,并于2016年底正式对社会开放。
寿皇殿保护修复存在三难点
昨日,市政协举行检查督办重点提案办理座谈会,市教委、市文物局、市公园管理中心就加快解决景山寿皇殿文物建筑群占用搬迁、整治修复和对外开放问题与市政协委员进行座谈。
市政协委员们表示,景山寿皇殿的整治修复等还存在三大难点。首先,地处龙潭湖的少年宫新址因缺少体育运动场地,致使少年宫的相关体育活动仍在景山原址进行。同时,委员在寿皇殿区域内又发现了一个占用单位——市教委老干部活动站,里面还有一名住户。
另外,腾退后的文物建筑需进行较大规模的整治修复,修复后的寿皇殿建筑群如何展示和深入发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详细方案还未确定。市政协委员、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说,中轴线的申遗排在运河之后,如今运河申遗成功,中轴线申遗很重要,而寿皇殿的腾退修缮会给中国文化加分。
对此,委员建议,市文物局应及时制定寿皇殿建筑群的整治、恢复和修缮总体方案,争取今年实施修复工程。
修缮工程预计今年启动
昨日,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寿皇殿建筑群修缮工程设计方案已经上报等待审批,预计年底可以完成修缮工程的文物局审批及备案等工作。
市公园管理中心表示,寿皇殿修缮工程包括寿皇殿九开间重檐黄琉璃瓦庑殿顶、寿皇门五开间黄琉璃瓦庑顶、琉璃宫门等建筑共15座,9座琉璃随墙门、围墙及庭院墁地,总占地面积212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15.2平方米,院墙总长度905.34延长米。预计修缮工程将在今年启动,2016年“五一”前完工。
该中心计划在寿皇殿古建修缮后,立即着手进行展览展陈布置,于2016年底正式对社会开放,使景山成为中轴线申遗的一项新成果。
■ 现场
委员:给出腾退时间表
回应:少年宫年底搬完
座谈会上,委员建议,市教委等有关部门应督促少年宫尽早搬至新馆;可与国家体育总局沟通,让新少年宫体育活动及运动会在龙潭湖北面体育场进行;负责将市教委的老干部活动站搬出景山。
市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万建中说,寿皇殿里出现住户,肯定是不符合规定的。目前对文物考察时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里面有住户,应该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规范住户的行为以及腾退时的责权利等内容。
市政协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岗则直截了当,希望市教委给出住户和老干部活动站的腾退时间表。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昨日现场答复说,老干部活动站基本腾退完了,目前的住户是原来景山分站的一名老职工,这个地方是他原来的工作场所和居住场所,市教委将尽快想办法解决该问题。
至于新少年宫缺乏运动场所的问题,市教委正在制定方案。目前新少年宫西侧废弃的龙潭湖游泳馆是一个停车场,市教委希望能协调龙潭湖共建为体育活动场地,同时也在探讨与周边体育设施共享,让青少年有一个校外活动场地。
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少年宫今年底前一定要全部搬走,市教委的住户问题争取在8月底前解决,要有时间表、责任人。
■ 链接
景山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的寿皇殿古建筑群位于中轴线北部,寿皇殿是明清两代皇家专用建筑,原供奉康熙“神御”,后作为供奉清代历朝皇帝神像的处所。
1955年起,景山寿皇殿辟为北京市少年宫。2001年,北京市政府在龙潭湖为少年宫建设新馆。2013年10月,北京市少年宫开始搬家,并于去年12月27日,将古建部分交接给景山公园。
■ 探访
“我也想搬,没地儿去”
昨日,一块“上有坠瓦,禁止靠近”的提示牌立在寿皇殿南门外,黄琉璃筒瓦下面,是虚掩着的斑驳红漆门,“我们还不对外开放,”一名保安走过来,将门关上。
寿皇殿东侧,政协委员调研时,发现了新的占用单位——市教委老干部活动站。如今活动站已搬走,剩下的是范大妈和她的老伴儿。
“我们也想搬走,住在这儿毕竟不是长久之计。”范大妈说,她和老伴儿已在这儿住了十余年,“我们没地儿去,如果有便宜房子,我们也愿意买。”
据现场施工人员介绍,除了范大妈家,其余屋子已开始装修,将作为景山公园的办公区。
和范大妈不一样,距离寿皇殿数公里处,另一座“皇城外棚户区”的居民抱着相反的看法。
“我们不太想搬。”位于太庙东北角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宿舍区里,在这儿住了约30年的赵女士担心,会搬得离市区太远。
腾退和搬走,是这里的老生常谈。赵女士介绍,政府官员、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来了很多次,一直没动静。
与寿皇殿类似的是,上世纪50年代开始,劳动人民文化宫在太庙安家,其东北角的“劳动浴池”改为了宿舍区。如今,这里被划入文物保护范围,而宿舍区因私搭乱建,成了文物旁的一大隐患。
■ 观察
“请进来容易,搬走很难”
作为古都,文物占用搬迁和整治修复是不可回避的议题。“请进来容易,走的话很难。”昨日,市政协委员、市文物局原局长孔繁峙的一句话引人深思。委员们说,在调研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文保单位里有住户。
例如寿皇殿,2001年新少年宫就选定了新址,但腾退成了“马拉松”。委员们说,这不是一处文物占用的问题,这是中轴线上唯一没有对外开放的地方,关系到整个中轴线申遗的进展,而人员腾退,是保护中轴线的基础。
除了寿皇殿,古都北京的“龙脉”中轴线上还有钟鼓楼、故宫、太庙、社稷坛、正阳门、天坛等多处著名历史文化遗产。此前有专家对中轴线进行调研。调研报告指出,中轴线的主要建筑主体基本完好。
文物腾退和整治为何如此之难,“难在搬迁和资金。”孔繁峙说。
资料显示,2012年起,北京市政府每年投入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由往年的1.5亿元调整至每年10亿元,资金主要用于古建筑维护,以中轴线的古建筑腾退和修复为工作重点,推动百余项古建筑修缮工程。
为何文物被占用?据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多大机关没有办公地方,就选择大的院落包括王府等地方办公,然后一直占用下来。还有一些是住户占用,这些地方的文物因为占用时间长、维护少,里面的环境恶劣,危及古建筑安全。
“这些问题主要是历史造成的。”孔繁峙建议,对于住户占用的文保单位,政府可以列出年度计划,即每年集中解决一两处,一来改善这些住户的生活条件,二来也能有效保护文物。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邓琦 实习生 郑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