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智博会办成中国机器人“第一展”

23.11.2015  16:46

市情分析

智博会 ”是上周东莞市情当仁不让最大的看点和亮点,其承办规格之高、参与范围之广、产业影响之深均超乎想象,其所呈现出的盛况,所缔造诸多的第一,足以表明东莞机器人产业已初露峥嵘,实现了从“0”到“1”新的跨越,正在走向一个从量变转向质变的临界点。可以说,  机器人注定将成为东莞一个新的产业标签,也必将成为我市参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智博会”成为东莞新的展会招牌

从媒体人士“抱怨”展会停车场“一位难求”,到朋友圈频频刷出人头攒动的照片,这两个细节充分折射出“智博会”所呈现出的火爆。1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5000个展位数量,汇聚了中国(含香港、台湾)、德国、日本、韩国、意大利、瑞士等国家和地区1280家知名企业参展……这次展会创造诸多超乎想象的背后,不仅印证了智博会市场上的成功,验证了“办小而精、精而专、专而实专业展”的前瞻,也让人看到并相信,“智博会办成中国机器人第一展”真的成为一种可能。

令人振奋的是,不论是政府部门的强力引导,还是上千市场主体的有力回应,亦或是专家学者的支招,媒体人士的广而告之,各方因素“出奇一致”的合拍,合力让“智博会”成为东莞一块新的展会招牌,也让“东莞机器人产业”走进国际国内市场的视野,共同助推了东莞机器人发展、铸就了东莞机器人产业的地位。

统一的步调,一致的节拍,是因为各方都已看到:“机器人”于东莞的崛起,已是一场重构中国制造前途命运的预演。当以往那种“拼人力、拼环境、拼资源、拼后代”的粗放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东莞也就必须为当年率中国之先建立起来的制造业模式,以及建立在那种模式上的产能效率和生产关系,探索出一条又新又活的变革道路来。

谁占据了机器人产业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未来制造业的主动权。从东莞发生的机器换人,到催生的机器人产业,再到已名震国内国际市场的“智博会”,正在深度重构这座城市的制造业形态和 经济 结构,也在深度改变世人眼中的中国制造。

先巩固住地位  再拉大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两院院士大会讲话中提到,“机器人革命”有望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将影响全球制造业格局,而且我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

“机器人”,如今已被公认为是中国制造的必经途径。必须看到,当东莞举办智博会之时,诸多城市也在着手谋划机器人产业,比如有的展会也主打“机器人牌”,有的推进“机器换人”融资租赁,有的还提出打造千亿级机器人全产业链。如此种种,说明今日机器人产业的竞争,丝毫不亚于当年招商引资的激烈程度。

通过智博会的成功举办,东莞已高高举起机器人产业的大旗。把这杆旗帜率先扛起来后,不但要坚持走下去,还要巩固住地位、再拉大优势。

引领“机器人革命”的浪潮,就要在借鉴先进发达国家发展工业机器人经验的同时,针对我市机器人产业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加强机器人产业路线、技术路线、政策路线的顶层设计,细化产业发展路径和实现方式,尽快制定下一代机器人技术发展蓝图、产业统一发展规划,为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确保机器人产业能按着正确的方向持续发展下去。同时,要依托并吸引国际国内有基础、有实力的核心研发队伍,建立多层次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机器人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从事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的企业,要给予相应的比较政策扶持和鼓励。  本报时事观察员  高志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