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高端智库 长安努力探索中国转型新路径

13.06.2016  17:09

■长安举行政校企合作签约仪式(通讯员 唐寿新 摄)

东莞时间网讯     6月9日,“中国转型·长安实验”政校企国际合作签约仪式暨圆桌会议在长安镇举行。本次会议主要探讨交流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和策略,探索在长安开展产业创新、城市创新和制度创新综合实验,为中国转型提供经验。

广东省社科院院长王珺、省发改委副主任吴道闻、省科技厅副厅长叶景图、省住建厅副厅长蔡瀛,东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尹景辉、副市长杨晓棠等有关领导,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专家教授,长安镇、长安新区班子成员以及重点企业代表,就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以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

会上,长安分别与香港大学、天时国际创业实验室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建香港大学中国(长安)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天时-长安国际快速成型创新中心,助推长安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为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更高水平发展,借力国内外高端智库资源,综合探索推进产业创新、城市创新、制度创新的新路径,助力全市、全省的创新驱动发展,长安镇分别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香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产业创新、城市创新和制度创新综合实验。其中,该镇与麻省理工学院等国际知名高校开展合作交流,共同推进开放式创新创业体系建设,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香港大学中国(长安)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推动城市创新,优化城市功能和拓展发展空间,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建设智慧长安,推进社会治理改革、政务服务改革和市民化改革,全面提升长安治理能力水平。

王珺表示,长安主动融入中国转型的节点,不仅体现了长安的气魄,现在长安签约国内外知名院校,主动与外部资源对接,更是看出了长安高起点谋划转型发展的视野。

杨晓棠表示,“中国转型·长安实验”是对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是对中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有益探讨,也是对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建言献策。他希望长安积极作为,在产业创新、城市创新、制度创新等方面积极探索,为中国转型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长安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长安新区党工委书记何绍田表示,长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经过快速工业化发展,长安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政府服务转型等系列问题。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合作,综合开展产业创新、城市创新和制度创新实验工程,将进一步提升长安的 经济 发展质量、新型城镇化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有利于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实验内容

关键词1:产业创新

当前,长安经济转型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发展。去年以来,长安镇大力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出台“1+13”创新驱动系列方案,安排8000万元支持创新驱动发展;积极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抓紧规划建设科技商务区,以及国家模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发展平台,取得较好成效。

长安与天时国际实验室合作共建快速成型创新中心,对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依托其先进的技术,在创新全球化时代,构建长安开放式创新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关键词2:城市创新

早在1986年,长安以城市理念对全镇进行统一规划、建设,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该镇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先后建成了体育公园、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实验小学等公共设施,并抓紧规划建设人文生活区。

去年,长安被纳入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范围。为了进一步提升长安的新型城镇化水平,长安与香港大学合作共建“香港大学中国(长安)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依托香港大学的先进理念,共同推进长安空间发展计划,通过“城市针灸”的手段,疏通城市发展脉络,治疗城市“ 疾病 ”,改善城市整体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宜业的湾区新城。

关键词3:制度创新

去年以来,为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长安镇积极完善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对全镇公办学校进行扩建,增加公办学位,实施民办教育提质工程,创办长安“员工大学”,创新出台长安“优才卡”制度等;积极推进全市慕课教育试点,提升民办教育质量;并研究制订“1+10”系列改革方案,积极推进行政审批等各项改革工作。

为了解决长安近百万人口、6万多市场主体的管理问题,提升政府的服务效能,长安与华南师范大学合作建设智慧长安,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长安管理制度创新,提升政府的服务水平,以大数据理念,协同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政务服务改革、市民化模式改革,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质化,更好地让广大市民在长安安居乐业。

实验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由于目前国内外因素共同交织影响,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多重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传统制造业成本优势逐渐减弱,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如何转型,如何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国内外普遍关注的议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并列,作为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在中国“十三五”期间,如何成功实现“三个1亿人”的城镇化,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社会工程。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未能在教育、医疗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从而产生系列社会问题,对政府服务提出了较高要求。当前,世界工厂转型、新型城镇化和服务型政府建设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焦点。

实验意义

长安处在深港创新圈辐射带核心区域,综合实力强劲,产业基础良好,是珠三角湾区的产业重镇,是中国镇域经济的排头兵,也是中国外来人口比例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政府服务建设等问题较早地、较为集中地在长安汇集,使长安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转型的直接冲击,也较早地进行了积极尝试和探索。长安实验,就是在聚焦中国转型的大背景下,以长安为样本从基层的视角,综合探讨中国产业转型、新型城镇化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和策略,开展城市创新、产业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综合实验。

专家声音

长安镇本身非常有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实力,步步高这么好的企业都在长安,如果长安走出简单的依赖制造业这种发展方式,它将是推进国际创新者与中国制造业产能的开放型合作最佳实践者。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副院长、麻省理工学院中国实验室创始人黄亚生

长安位于珠三角,有着高度去中心化、自发和较少调控的经济和城市发展历史。香港大学城市实验室非常高兴与长安合作,共同探索出一个真正有创意的中国城市新范本——一个在现有城市肌理和经济格局中运转,并能向21世纪转型的范本。

香港大学城市实验室关于城市创新的研究跨越众多环境建设领域。我们想帮助长安想象一个新未来,帮助长安实现雄心,让多种新型城市空间得以容纳更洁净智慧产业、世界级的工作生活环境、高效的交通、公平有效率的城市服务、 健康 有弹性的生态系统等。我们将与长安合作,一起研究、发明和运用创新的方法,解决一系列重大问题,比如能源总体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城市生态系统规划等。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城市规划与发展经济学首席教授韦伯斯特·克里斯托弗·约翰

长安倡导城市创新实验,并尝试与制度创新和产业创新互动,有着巨大的意义和潜能。“长安空间发展计划”旨在帮助长安在2016-2020年间实现现有城区的扩容提质,摸索出建设湾区新城的新型城市模式。空间发展计划,包括整合港大建筑学院内外的学术资源,针对长安的空间议题展开一系列专项研究,在长安设立固定的研究和教学基地,为长安举办各种面向专业界和公众的空间活动,在长安传播世界建筑文化,让世界了解长安的空间发展,推动长安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优秀典范。

——香港大学中国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大学建筑系副教授朱涛

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核心的智慧长安,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倒逼政府管理理念、手段、制度和方式的变革,将有效支撑服务型政府构建。以智慧城市推进社会治理模式改革创新,将社会治理工作从政府为主体延伸到多个层面,实现社会治理高效精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以智慧城市推进政务服务模式改革创新,利用互联网思维、技术和资源打破部门信息孤岛,推动电子政务向集约化、协同化和共享化发展,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以智慧城市推进外来人口市民化模式改革创新,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以及交通、环保等公共配套信息化水平,破解基本公共服务不均、公共配套不全等困局。

——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赵淦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