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区终端机别一味“做加法”

11.08.2015  19:26

广州观察

番禺区政府推行的“为民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已经一周岁了,记者日前跟随市工信委会同广州市各区代表到番禺奥园考察这一项目的进展时了解到,“为民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已在番禺20个镇街居委及政务中心布点,与番禺区政府计生、残联、民政等部门对接,总覆盖人数超过30万人,为街坊解决生活中80%的问题。

智慧社区早已不是个新鲜词,但到底如何“智慧”法,可能相当一部分老百姓都没体验过。番禺区试点智慧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让公众一窥未来“方便到家”的生活是什么样子:不需要走出社区,在家楼下使用终端机就可以预约挂号看病、手机充值、电影购票、申办行政事务等,甚至还与供销社建立了连接,在平台上下单买菜,直接送到终端机里的保鲜冷冻柜,下班后直接到柜子里取菜就可以。如此高科技,确实让人叹为观止,更是不少“懒人”“吃货”的福音。

笔者认为,智慧社区是一个大趋势,但社区里的终端机却未必要一味“做加法”,承担全部的生活服务功能,不妨找准自己的“比较优势”,主打政务服务功能。比如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购物、买票、信用卡还款,甚至是买菜也有了B2C、O2O等模式。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些商业模式,这一模式自身也会越来越成熟。靠政府力量提供种种“小区上门”的服务,不如将智慧社区终端机定位为一个公开的接入平台,具体服务完全可交给市场供应方。

由于终端机上具备了高清拍摄、身份证识别、市民卡识别等功能,终端机的政务功能反而更值得期待的。眼下,百姓办证难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空前重视,简政放权也在进一步深入推进。一方面,应当梳理现有政务事项,将能在终端机上办理的业务全部转移到终端机上。以往,老百姓跑到政务中心办事,不过是要对一下照片、验一下身份证市民卡等等,终端机装备了相关识别设备后,这些业务也可以在社区里办起来。另一方面,如果眼光再看远一些,终端机或许还不是“智慧”的极限。

当前,很多家庭都已普及了电脑,高清摄像头也越来越普遍,街边的文印店中也大多都有扫描仪、传真机等。不妨探索允许一部分政务服务先放开远程验证,让市民在自己家中就轻松搞掂拍照、提交材料等流程,政府则构建网上电子政务接收系统,统一处理公众的办事申请。这样一来,相当于人人家中都有了自己的“终端机”。如此,方能花最少的钱,给公众带来最大的方便。(张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