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暴力让人揪心 教管并重让暴力远离校园
●本报记者 钟智跃 张爱飞
2015年9月20日下午,梅县区松口镇中山公园台阶处发生学生打架,松口中学一女生遭数名女生围殴;2015年11月17日,五华县某文武学校厕所内,一男生被其他几名同学拳打脚踢。两起事件的殴打视频均在网络得到大量转发,受到许多市民热议。今年“两会”期间,市民关于立法防止校园暴力事件的建议引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关注。
家庭教育缺失,孩子未有足够管教
“校园暴力轻则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重则危害生命安全,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对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危害极大。”市政协委员谢芳说。作为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政协委员,谢芳认为,校园暴力的产生有大的社会环境变化的原因,与家庭教育的缺失紧密相关。在当前社会中,父母往往忙于工作,孩子很少得到足够的监督和管教,容易成为脱缰的野马。另一方面,影响孩子的渠道却在日益多元化,在多元的文化理念、价值追求冲击下,孩子的个性越发得到彰显,自律意识不强,缺少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
政协委员丘国中也表示,现在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越来越全面周到细致,在不良行为的惩戒方面稍显软弱,惩罚措施不到位,法律法规没能起到应有的惩戒作用,导致未成年人有违道德或违法犯罪行为没有得到足够的警示。
防范校园暴力,加强心理辅导教育
据相关调查显示,在校园暴力事件的成因中,“日常摩擦”、“钱财纠纷”、“情感纠葛”分列头三位,且“日常摩擦”所致的暴力事件占了一半以上。“日常摩擦”引发的暴力多源于生活小事,双方在矛盾中情绪失控往往是酿成恶果的主因。在松口和五华发生的两起学生被打事件中,均由口角等摩擦引起。
丘国中认为,防止校园暴力事件可以从四方面着手:首要以家庭教育为主,家长要经常了解孩子在校园的学习情况,多跟孩子沟通,引导孩子分辨事情对错曲直。其次,学校方面应加强法治教育,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公安人员取得联系;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再者,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全社会充分认识校园暴力问题的危害性,媒体也要注意控制暴力文化的传播。最后,政府职能部门应担当起相应的责任。“公安机关对尚未造成身体重伤以上、但对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足以造成严重伤害的案件,着实没有较好的办法”。他建议,尽快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将足以导致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伤害的校园暴力案件纳入刑法的制裁范畴。
谢芳建议,从长远来看,要从根本上防范校园暴力,还应建立心理辅导、法律服务、学校家长沟通等多位一体的学校工作机制。由学校建立有效的工作系统,及时发现学生暴力行为的苗头,通过心理辅导、法律服务、老师同学生家长沟通的方式给予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