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乌市暴恐分子老家:警车不多维稳标语不少

27.05.2014  13:30

  皮山县与曾出现过严重暴恐事件的和田县等县市接壤

  从地理上看,皮山县与曾出现过严重暴恐事件的和田县、墨玉县、巴楚县等县市接壤。

  5月23日夜,新疆公安厅宣布乌鲁木齐“5.22”严重暴恐案告破。4名实施犯罪并被当场炸死的暴恐分子均为新疆皮山县人。当得知《环球时报》记者准备去皮山县后,各种善意的劝告纷至沓来,“你不会要去皮山县吧,这次的暴恐分子全是那儿的!”“那里的反恐形势严峻,还是过一段时间再说”“存在未知风险,还是不要去了”。在“5?22”暴恐事件发生前,一位了解新疆反恐形势的人士告诉记者,地处南疆的皮山县和墨玉县经常发生暴恐事件,皮山县的一些乡村甚至被称为“恐怖分子大本营”。24日,《环球时报》记者抵达皮山县,在县城和固玛镇并未感受到明显的恐怖气氛,经过深入采访,记者发现,当地出现暴恐分子并非偶然,贫困、封闭,甚至极少数干部工作稍有不认真,都可能是暴恐势力产生的温泉。

   在县城找不到恐怖气氛

  记者乘飞机抵达和田后,见到了事先约好的司机陈师傅。“皮山安全吗?”“有我在就有你在。”陈师傅的笑容随即收敛,“到县城可以,乡下去不了。”此前,消息人士称,2009年新疆“7?5”事件中,有不少参与行凶的暴恐分子来自皮山,2011年还发生了十几名暴恐分子劫持人质、杀害干警的恐怖事件。如今,干部入村活动在皮山县展开,在工作组的带动下,村中住户出人出力参与村内联防。然而,有消息称,暴恐分子仍在伺机行凶,且一些涉恐嫌疑人尚未落网,这使得皮山县的反恐形势比较复杂。而新疆警方迅速确定“5?22”特大暴恐案的4名暴恐分子是皮山县人,可能也是因为他们在作案时留下了与皮山县有关的线索。

  从地理上看,隶属于和田地区的皮山县位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南缘,喀喇昆仑山北麓,与曾出现过严重暴恐事件的和田县、墨玉县、巴楚县等县市接壤。记者乘车从和田市到皮山县全程约200公里,沿途有一些地方植被茂盛,最常见的是杨树、核桃树、玉米、小麦,甚至在一些地方有小块的水稻。然而,这一地区紧邻沙漠,气候干燥,路上最多的还是一眼望不到边的戈壁滩。

  从地理上看,皮山县与曾出现过严重暴恐事件的和田县、墨玉县、巴楚县等县市接壤

  进入皮山县固玛镇后,记者眼前豁然开朗,笔直宽阔的道理、整洁的环境与路边甚是壮观的葡萄架,让人无法将这里与传言中的皮山相联系。而挂在路灯灯杆上的维汉标语似乎在着重说明“平安”是多么重要——“平安是最大的效益,稳定是最美的环境,平安是福平安是喜,平安让人幸福无比”。进入县城后,记者徒步在县城内走了一圈,发现这里的安保级别及紧张程度并不高。十几名汉族妇女在跳广场舞,不远处,十几名维族男子围在一起打扑克。还经常能在街上看到维族和汉族朋友在一起聊天。记者问一名在县城开了3年餐饮店的四川姑娘,知不知道“5?22”暴恐分子来自皮山,是否害怕。她说:“不怕,这里并不紧张,也许是因为人少,搞不出什么动静。”在县城生活时间较长的小王则表示,如果10分是满分,他给县城的治安打7分,给乡下打5分。

  虽然县城的生活显得十分平静,但也有一些现象让人稍感紧张。如记者入住宾馆时,老板一边扫描记者的身份证一边说,这个系统直通乌鲁木齐的公安部门,如果发现你有问题,警察两分钟内就能到这儿。在街面上,警车并不多,但是维稳标语不少,如“扎实开展依法治理非法宗教活动,打击宗教极端违法犯罪”、“综合治理,警民牵手,平安共建警民同心”等。

  小王告诉记者,在这里要记住两点,一是不与当地人发生冲突,二是晚上尽量少出门。在他看来,皮山县的汉族人非常少,沟通是最大的问题。他与记者在晚上9时左右一起来到一个巴扎(集市),里面热闹非凡,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行人混杂在一起。在两个小时内,记者在巴扎里没有看到第三个汉族人。在与维族摊主接触时记者发现,多数摊主不懂普通话,一名卖东西的大叔说自己是小学老师,但与记者的沟通也比较吃力。尽管如此,当地人的淳朴和友善还是比较明显的,出来经常呼啸而过的摩托车,记者并未感到有什么潜在的危险。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