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不是管理缺位的借口

15.05.2014  15:54

        有东莞网友近日微博吐槽称,东莞大道转往环城路的一条不到500米的路段上出现3个大坑,不少车辆在此爆胎。网友表示,该状况已持续一段时间,未见政府派人维修,质疑相关部门不作为。相关部门近日回应称,大雨天气致路面无法正常硬化,只能就地小范围维护,承诺天晴时将立即进行修复。(5月14日《南方都市报》)

       经记者采访,相关部门直面问题,承诺天晴即修,这样的表态仍有可圈点之处。有没有更早在这条路上中招的,尚不得知,然而,自车主5月2日中招始至今,时间不可谓短暂,相关管理部门办事之慢,却让人心生不满。

       路面硬化或受天气之影响,但放置提醒装置,却无关天时,只关办事是否有责任心,有没有为公众服务的精神。车主们一再在此爆胎,所幸没有造成危及生命的事故,设若在此城市路段出现此类恶性事故,届时,只怕相关管理部门难逃其咎。

       诚然,城市管理当中,局限于人力与设备,不能洞悉每一处路况存在的问题,但最少应在接到信息后有一个迅速启动的应急机制。保安值的是白班,却能见到一天20多辆车爆胎,则夜间又会有多少,只怕不会比白天少,如按10天来算,又会有多少车辆爆胎?如此算来,损失也是极为惊人。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处理类似的异常情况?答案自然是有。一是通知相关管理部门;二是交通频道也应滚动播报该地段的路况,直到维修好为止;三是设置醒目的提醒标志,告知前方路面有坑,坑人。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既没有从城市交通频道中聆听到这一情况,也不见相关部门出来维护,甚至连个警示标志也省下了。

       如此看来,还是整个城市的应急系统出了问题。即使可推责任于暴雨天气,但是,暴雨中不是管理部门职能消失的理由。不然,纳税人养着这些机构干嘛来着? (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