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增36家长护定点机构,能让更多重度失能人员享受到长护险

17.10.2018  10:44

广州市白云博爱园老人院的护理人员给老人喂水。信时记者叶伟报摄

大洋网讯 重阳节来临,广州市医保局团委在广州市白云博爱园老人院等多家长护定点机构组织开展的“九九重阳节浓浓医保情”主题活动,记者从中获悉,10月1日起,广州市新增36家长期护理保险协议定点服务机构(以下简称“长护定点机构”),广州市目前共有63家长护定点机构,可让更多符合条件的重度失能人员享受到长护险这项惠民政策待遇。据悉,长护险实施一年来已有超4000名重度失能人员受益,人均每月基金支付(即给参保人报销)2318.38元,大大减轻参保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全市有63家长护定点机构

其中12家可申请居家护理

广州市医保局介绍,重度失能人员如需申请长护险待遇,需在长护定点机构办理入住或建床手续,因此长护定点机构的数量及服务供给能力是影响长护险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目前,广州市共有63家长护定点机构,其中白云区有12家,位居全市各区之首,越秀区、海珠区、荔湾区等老城区均有6家以上长护定点机构,其他城区也至少有1家长护定点机构。

广州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居家照护是服务供给的重点发展方向。目前,广州在已有3家具备居家护理资质的长护定点机构基础上,10月起新增广州市孝慈轩养老院有限公司等9家可开展居家护理的长护定点机构。其中,除广州市白云博爱园老人院属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限向白云区松洲街道的失能参保人员提供居家护理服务外,其余11家均向全市参保人员提供服务,参保人可根据需要向相关机构申请提供居家护理服务。

想申请居家护理待遇的人很多,但能提供服务的居家护理员却不多。广州市医保局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下一步将与民政部门合作,进行居家护理人员的专题培训。另一方面,也将进一步扩大定点机构数量,鼓励更多机构成为长护定点机构,这才能让更多的失能失智人员受惠。

养老实例之机构护理

3500元护理费用可报销1500元

潘姨的老伴今年71岁,因中风多年偏瘫,今年2月份又骨折走不了路,处于不能自理的状态。今年6月份老伴进入了白云博爱园老人院,每月支出费用3500元。“住进养老院后,听说了长护险政策,9月份,我们开始办理申请,完成了评估,这个月开始可以享受长护险待遇了”。潘姨介绍,享受这个政策经过测算后,到时约有1500元的报销,这样负担减少了。潘姨说,她就是冲着长护险才选择的博爱园老人院,“(选养老院)一要离家近,二要有长护险!”

白云博爱园老人院院长刘伟翀介绍,目前该养老院床位已满,入住了70多个老人,约一半是不能自理的老人,其中31人已成功申请长护险待遇。“除去伙食费外,养老院的生活照料、医疗护理的费用大概2000元,享受待遇后,可报销1300元~1400元,也就是说老人加上伙食费在内一个月自费1000多元,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他们的退休金足以支付在养老院的费用”。

养老实例之居家护理

护理人员24小时负责照护老人

刘姨已经80多岁,长期卧床,属失能失智老人,之前都是女儿照顾。刘姨的女儿说,现在市场上的保姆价格很贵,照顾需要插胃管的老人并不一定专业。此前刘姨的照护主要是女儿自己完成。在了解了长护险后,通过博爱园申请了居家护理服务,今年9月,刘姨开始享受长护险居家护理待遇,6900元的居家护理费用,可以报销3100元左右。据博爱园副院长刘舜颋介绍,3800元的费用对于刘姨家属来说可以接受,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她日常的照护负担。据悉,通过申请居家照护后,博爱园的护理人员24小时负责照护老人。

数说长护险

人均每月报销2300多元

据了解,广州市自2017年8月1日开展长护险试点工作以来,截至2018年9月30日,经评估有5794人可享受长护险待遇;共有4087人享受了长护险待遇,基金累计支付约7078.93万元,人均累计支付17320.6元,人均每月支付2318.38元,符合规定的长期护理费用基金支付率达到78.98%,总体支付率为70.44%,大大减轻参保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

申请长护险无年龄限制

按照广州市长护险办法,职工参保人员因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已达或预期将达六个月以上,病情基本稳定且符合以下条件的,可申请评估,经长护评估后按规定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由于长护定点机构大多数是养老机构,导致不少人误以为长护险只能是老年人申请,实际上长护险并无年龄限制,只要满足四个条件即可享受待遇,即:一是在本市行政区域内正常享受本市职工医保待遇;二是已在本市长护定点机构办理登记入住或建床(含居家建床)手续;三是经长护评估符合条件;四是在鉴定评估有效期内。

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可在长护定点机构办理长护险入院登记手续,发生的费用中属长护险基金支付的部分,由医保局与长护定点机构结算,属个人负担的部分,由长护定点机构每月办理一次出院结算或中途结算。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目前我市试点长护险制度享受人群为本市职工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员,今后将逐步扩大到城乡居民社会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和其他人员。

信时记者黄艳 通讯员黄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