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纽约

13.08.2014  13:49
摘要:早上近9时,在旧金山下城的金融区,这上班族最密集的所在,要领略都市人的生命力,最佳观察点莫如遍布闹市的咖啡店。我在地铁站内新开的“星巴克”前,远看,重重叠叠的人,衣着鲜亮的专业人士们,面对柜台后那大型咖啡机上方冒出热气,一似赈济站前的饥民看到粥锅。近看,秩序井然,一条条长队缓缓蠕动。

        □刘荒田

        早上近9时,在旧金山下城的金融区,这上班族最密集的所在,要领略都市人的生命力,最佳观察点莫如遍布闹市的咖啡店。我在地铁站内新开的“星巴克”前,远看,重重叠叠的人,衣着鲜亮的专业人士们,面对柜台后那大型咖啡机上方冒出热气,一似赈济站前的饥民看到粥锅。近看,秩序井然,一条条长队缓缓蠕动。在盈溢咖啡香的街上走,我并没拿着有点烫手的纸杯子,因为已成为不必以咖啡因来激发拼搏能量的退休者。

        然而需要读物。要搭地铁到郊外去,车程近一个小时,必须读点什么。手头只拿了一份在家吃早餐前上街买的中文日报,搭巴士进下城的路上已读完。拐角处有一报纸档,让我眼睛一亮。摊档是帆布加铁条搭的,位于莫迪逊大厦外的人行道。人的激流旁边,一个小小的岛屿。本来打算买一份英文日报,却意外地发现,摊子不但有旧金山湾区几个城市的当天报纸,还有中文日报,更有旧书籍。精装平装的大部头,在长条桌上一字儿排开,分外大气。标价让人吃惊———一律5毛。草草浏览一遍,看中一本素白封面的语录体小册子,它和斯蒂文·金的大部头并排,更显单薄。问多少钱,摊主抬头看了我一眼,说,也是5毛。我掏出一张五元钞票。他从西装上衣口袋拔出腰包,打开,把四张一元钞数了3次,加上两个25分硬币,礼貌地递给我。互道感谢。摊主至少75岁,是典型的高加索种白人,偏胖,面团团,无须,除了动作缓慢,并无触目的老态。30年来,我对下城一带的报纸零售档主人,留下强烈的印象———至少8位,清一色的老白人,戴鸭舌帽,一团和气,豁达,做小本生意,却没有市侩气。该是纸媒称霸的时代干这行当一辈子的,进入新世纪以后,他们都已凋零,此公恐怕是硕果仅存。

        坐上开往都柏林的地铁,打开新买的书时,车刚刚进入海湾的海床下,外面是隧道的拱壁,灯光昏黄,轰隆之声益发沉雄。书名叫《神侃纽约》(Q  uotableN  ew  Y  ork),收入众多名人谈论纽约的警句、谐语。别看外表不起眼,可是全球著名的企鹅出版社的产品。出版于上世纪90年代初,第一次从旧金山现代艺术展览馆内的书店卖出,其时为1993年。20年间,辗转于多少人手中?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