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闻一:言传身教传承勤俭敬孝

13.09.2014  11:30

  勤劳勤快,厉行节俭, 敬以待人,孝以奉亲。

  ●见习记者  李艳良

  “我们家没有祖上传下来的家规家训,但是祖辈父辈却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教会我如何处事待人。”在市水务局总工程师曹闻一看来,“勤、俭、敬、孝”是祖辈父辈传下来最重要的东西。“勤就是勤劳,勤快;俭,就是节俭,不铺张浪费;敬以待人,尊重、敬爱有恩德、有修养的人;孝即孝道,孝以奉亲,对长辈要孝敬。”曹闻一解释道。

  20年前,曹闻一放弃外地的高薪工作,回梅州支持家乡的水利建设,目前已有十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专利和省市科技奖。“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他没有将“勤、俭、敬、孝”四字箴言贴在墙上,而是像他父母那样,用言传身教影响教育晚辈。

  曹闻一的父亲毕业于岭南大学,曾是东山中学老师,母亲毕业于南方大学,曾在乐育中学任教。“父亲很勤快,什么都学,写诗、打球、游泳、跳舞、编剧等样样在行,他还会做木工、修电器,小时候家里的自行车、录音机坏了都是他修好的。”曹闻一说,他最近整理父亲的遗物时,还发现了父亲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写的山歌剧《半条牛索》。酷爱诗词的曹父在80多岁时还经常把儿孙召集起来,给他们讲授诗词知识。受父亲的熏陶,曹闻一对文学和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书橱里除了水利方面的专业书籍就是诗词散文集,他写的一些散文经常可以在报刊杂志上看到。

  上世纪六十年代,曹父被划成右派,在文革中被打倒、关押。“那时很多家庭都散了,但是不管父亲处境如何,母亲都不离不弃。”曹闻一说,母亲对家的守护深深影响了他,让他对家庭极为看重,结婚几十年,他与妻子相濡以沫,互敬互爱。“也许是受家庭氛围影响,我女儿的家庭也算美满。”曹闻一说。

  曹闻一的祖父母、父母均是寿终正寝,曹父曹母更是活到了90多岁。最近,曹闻一正在撰写《父母的福寿密码》一文,将儿孙孝敬列为父母长寿的原因之一。曹闻一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在世时,曹父曹母便效仿祖父母的做法,用心侍奉长辈,衣食住行,事必躬亲。“父母为我做了表率。”曹闻一说,父母还在时,他周末一有时间就带他们到公园走走,每天家里必须有人呆在父母身边两个小时以上,跟他们聊天说话。父母年事渐高后,曹闻一在外出差时从不喝酒,以保证父母有事时他能随时开车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