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辉:让嫌犯重新做人 我很有成就感

13.11.2014  09:45

  曾国辉耐心做监管人员感化教育工作。(首席记者 陈帆 通讯员 管萱萱 摄)

  看守所关押着各类犯罪嫌疑人,管教民警如何同他们打交道?

  曾国辉:让嫌犯重新做人,我很有成就感

   东莞时间网讯 他叫曾国辉,是东莞市看守所的一名管教民警。从警9年来,他一直同犯罪嫌疑人打交道。在这里,他目睹一些人经过管教重回社会,一些人经过宣判被投送监狱,而另一些人,则从这里走向刑场,从此在这个世界消失。

  昨日上午,在东莞市看守所,曾国辉向记者敞开心扉,讲述一个管教民警的心路历程。

  成为管教民警后,一开始有点失望

  1983年7月,曾国辉在东莞大岭山出生。2005年7月,曾国辉大学毕业后,参加了公安工作。他最初的愿望,是做一名除暴安良的人民警察,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等到录取,参加了新警培训被分到看守所时,我失望了。”曾国辉笑着回忆,“当时,我认为,看守所就是整天看着各类犯罪嫌疑人,根本无法实现我当年报考的理想,不能侦查破案。

  后来,在看守所领导、同事关心帮助下,曾国辉慢慢成熟了,“其实,看守所也可以实现我的人生价值,虽然我不能在侦查、抓捕的公安第一线,但如果能耐心教育转化好每一名犯罪嫌疑人,让他们反思悔过,重新做人,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另外,通过深挖犯罪工作,我也可以协助其他警种破获很多案件,甚至大案要案。

  慢慢地,曾国辉爱上了这份管教工作。从警9年来,他获得东莞市公安局警队之星1次,大运安保先锋1次、个人嘉奖3次、个人三等功1次、个人二等功1次。

  用心对待监管对象,渐渐喜欢这工作

  看守所关押着各种各样的犯罪嫌疑人,管教民警如何同他们打交道?

  曾国辉说,感化教育是管教民警的看家本领,被监管人员服不服管,关键看管教民警有没有本事,够不够耐心、会不会说话。

  “如果我们管教民警对他们不耐心,他们对我们就会有抵触情绪,就不会与我们沟通交流,更不可能反映新情况、新线索。”曾国辉介绍,管教民警要经常和被监管人员聊天,开导他们,在心理上给他们以安慰,进而使其感化。

  “比如说,两名被监管人员吵架或者打架了,你一定要先深入了解他们吵架或打架的原因,耐心倾听双方‘辩解’,不要一违规就采取处罚措施;对一些较小的违规,还可以通过对双方教育感化来化解,比如相互道个歉、握个手等,给双方台阶下,让他们觉得有面子,渐渐地,他们就会觉得你这人很公正,能信任你。有时候,一些留所服刑罪犯,刑满释放后,没有亲人来接,身上又没路费,我们管教民警也会自己掏钱帮助他们。

  提到被监管人,曾国辉的故事说不完。

  监管对象被感化,主动提供线索助破案

  曾国辉说,作为管教民警,一定要经常深入监室,和被监管人员面对面接触交流,时刻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缩短被监管人员对管教民警从戒备到信任的距离。“比如,当监管对象是个文盲,对法律一点都不懂,你要多花点时间给他分析案情,帮他补习法律知识;再比如,某监管对象患有疾病,你要花点时间关心他的生活。通过这些小事,逐渐和他们建立信任关系,渐渐感化他们。”曾国辉说。

  据曾国辉介绍,2014年初,一名被监管人员被送入东莞市第一看守所,刚进来时,精神状态较差,很消极,后来经过曾国辉多次沟通,他才反映自己胃不好,进看守所后,心里是很害怕,又不敢说。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曾国辉立即带他到医务室看病,并为其申请三餐吃粥。在曾国辉关心下,这位监管对象病情逐渐好转,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

  “逐渐地,他便信任了我,放下思想包袱,主动跟我说要检举揭发,争取立功表现,回报社会。”曾国辉说,通过监管对象的检举揭发,茶山公安分局成功打掉一个以茶山镇为主要据点的抢夺犯罪团伙,破获系列抢夺案件130宗、入室盗窃案件1宗,合计案值约30万元人民币,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2名。

  家人理解并支持他的工作

  看守所不是监狱,在押人员在这里呆的时间都不会太长,在押人员一批一批地换,民警却不能走。由于看守所工作的特殊性,经常需要值班,节日不能与家人团聚也是常有的事。

  “说到这个问题,首先,我得感谢我的父母和妻子对我工作的无条件支持,9年来,他们从未埋怨我因为工作而无法抽多点时间陪伴他们。”曾国辉说,提到家人,他有些内疚,“和其他公务员不一样,他们理解我的职责所在。作为监管民警,我们都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