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韩少功补个注释
人文精神
□王彬彬 南京大学教授
《钟山》杂志2014年第2期,以头条位置刊登了作家韩少功先生长达十几万字的散文《革命后记》,虽云散文,但韩少功做了209个注释,显得很学术化。这里,替韩少功补一个注释。
《革命后记》写道:“作家陈愉庆对我说过她爸:英国伦敦大学都市计划专业博士,那个保护北京古都建设‘梁陈方案’的作者之一。1949年5月受同行之邀,他已经买好经香港去英国的船票,并且一直紧闭大门,用木棒一类死死地顶住,阻止伤兵和流寇的骚扰。这一天早晨,门外反常地安静,让他不免有几分疑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解放军已经进入上海,黑压压的一大片全睡在街道两侧,被雨水淋成了落汤鸡。他有点不好意思,请官兵们入家避雨,但对方坚决不从。他回家烧了一大锅姜煮肉汤,想让官兵们散散寒,但对方还是不从,说他们有纪律,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博士一时语塞,只是回头长叹,忍不住大哭一场,哭自己突然涌上心头的千头万绪,然后把出国船票决然撕掉。”
这里讲的解放军进入上海的情形,是以此为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中的特写场景,也是有现实根据的。但这故事的其他部分,就很可疑了。已经是早晨了,解放军为什么还睡地不起?“黑压压一大片”有多少人,陈博士如何把他们都请进家?烧锅肉汤要多长时间,解放军还在雨中等着?陈博士的锅有多大,解放军每人能喝几口?还有,陈博士受到感动,那很自然,但一个大男人竟因此而“大哭一场”,是否有点难以理解?
让人生疑的部分姑且不论,只说说解放军进入上海的问题。
对于占领和接管上海,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极其重视,视作关乎中共能否在城市立足、新政权能否成功建立的大问题。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编纂的《接管上海》(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版,上下卷)收录了解放军接管上海的许多资料。其中说,毛泽东、周恩来等人,从1949年3月31日至4月20日,九次邀请在北平的陈叔通、章乃器、盛丕华等沪上知名人士座谈,听取他们对接管上海的意见;4月25日,毛泽东亲自起草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下卷第3页)解放军于4月23日占领南京后,本可一鼓作气拿下上海,这在军事上毫无问题。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占领南京后,部队停止前进,总前委、华东局和华东军区机关参加接管上海的干部5000余人(其中有伟大的顾准),集中到沪宁线上的丹阳,接受入沪前的培训,而“华东局把入城政策和纪律的教育作为丹阳准备的重点”。(下卷第11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