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生命最后的尊严——直击"善终关怀"广东探索
深读 南方调查
老人躺在病床上,双眼半闭。护士李菀丹量了血压,调整了一下吸氧管的位置,又细心地替他掖好被角,轻轻走出病房。
走廊上,另一位患者正在长椅上休息,一看到李菀丹,马上露出笑容,说:“要打针了吗?你打的一点儿都不痛。”李菀丹也微笑点头,俯下身握住对方肿胀的手,一边聊着,一边完成了注射。
患者的家属都早已从医生那里知道,亲人的生命所剩无几了。他们请求医护人员在患者本人面前保守这个“秘密”。护士们用最细心的体贴,用她们最美的微笑,陪伴患者走过最后的日子。
保持微笑,医护的微笑就是患者的阳光。
三四月的广州,常常大雨倾盆。每一缕阳光都弥足珍贵。
●南方日报记者 曹斯 实习生 符畅 余丽颖 通讯员 胡琼珍 杨清然
“让病人感觉到关怀”
如何消除或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排解心理问题,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是善终关怀最关注的问题
李菀丹她们所做的,是“善终关怀”的探索。
“善终关怀不是一种治愈疗法,而是在患者逝世前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的时间内,减轻其疾病的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医疗护理,目的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广东省护理教育中心主任刘雪琴介绍。
面对诸多现代医疗无能为力的情况,社会、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分别应该怎么做,一直被学界广泛讨论,其中必然涉及到一个重要话题——善终关怀。对很多垂危病人来说,除了生理上的痛苦,最可怕的莫过于直面死亡的恐惧。如何消除或减轻病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排解心理问题,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是善终关怀最关注的问题。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护士李菀丹6年前在香港接受专科护理培训,那次培训让她对“善终关怀”有了更多具象认识。“国外把癌症当作特殊的慢性病,因为癌症是长期的、很难治愈的,所以要和它保持平衡。在香港,不少癌症病人打完化疗针,可以跟平常人一样正常上下班。并且,不少国家从学生时代开始就灌输生死教育,对于刚确诊癌症的患者包括家属,还会评估心理状况,并进行一系列心理辅导。”
但在内地,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很难和病人谈论生死。
“只能尽量从心理方面疏导病人,但前提是他们愿意倾诉。”李菀丹为此翻阅过一些心理护理相关的书籍。她从家属那多了解病人的详细情况,从简单的话题开聊,由浅入深,慢慢“诱导”病人说话。
她曾负责过一位50多岁的晚期食道癌患者。这位患者是家里的顶梁柱,身体一直没什么毛病,但确诊时就已经是晚期了。“刚开始他非常焦虑,甚至躁狂。我就顺着他的心意来。”李菀丹会特别照顾病人的情绪,从细处着手。病人要打针,她会提前给他打电话,尽可能迁就他的时间;打针时,她会投其所好,谈他最疼爱的外孙,哄他开心。
“熟络后,我用一些成功的病例引导他,给他信心。”说起记忆中的这位患者,李菀丹捋了捋思绪,“前后几个月,他得到医护人员、家人、朋友的许多安慰和鼓励,走的时候没有经受什么痛苦,很安详……”
当然,遇到特别悲观的病人时,李菀丹会用行动代替语言。病人感到冷,她会主动加一床被子;病人外出,她会贴心提醒他们要戴口罩,防感冒……“心态不是一两天能改变的,我们用行动表达,是希望病人感觉到关怀,这样他们会好受些。”
很多医院的癌症病区都会给病人发放疼痛评估表。珠江医院肿瘤科的疼痛评估表就贴在病床对面的墙上,患者抬眼可见。评估表上,疼痛被清晰地划为0到10个等级,对应“完全不疼痛”“影响睡眠”“无法入睡”“极度疼痛”四个不同状态。每个病人入院时,李菀丹和同事们都会跟病人详细讲解评分标准,让病人据此进行自我评分。
李菀丹解释:“终末期肿瘤患者的一个突出症状就是癌痛。不同人对疼痛的感觉不一样,我们要相信他们的主观感受。”
度量疼痛,实际上是为了对症治疗。“轻度的疼痛可以通过交谈、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的方式干预,当病人自我评分达到3分以上,就会立刻采取镇痛措施,使用镇痛药物。如果镇痛药物使用合理,可以让80%病人的疼痛得到改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