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老安顺”传人章海元:摘星揽月“品”乡思 把诗“揉”进手拉壶

13.09.2022  22:03
章海元示范辘轳制壶技法。 陈楚红 摄

  中新网潮州9月10日电 题:潮州“老安顺”传人海元:摘星揽月“”乡思 把诗“”进手拉壶

  中新网记者 方伟彬

  临近中秋月渐圆,在广东潮州湘桥区西塘村,夜阑人静,伴随着田野间的蟋蟀声,章海元脚踏着辘轳车,双手借旋转之力,将泥料拉坯成壶。

  潮州枫溪手拉朱泥壶(以下简称手拉壶)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章海元出生在枫溪的一个壶艺世家,是清代“老安顺”手拉壶第五代传人。日前,他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讲述了把诗“”进手拉壶的故事。

章海元的工作室摆满了手拉壶作品。 陈楚红 摄

  “从我祖辈开始到现在,‘老安顺’已有百余年历史了。”在章海元的工作室,有一间专门介绍手拉壶技艺的展厅,里面摆满了上千件他从艺30多年的作品。

  章海元的手拉壶造型新颖,有些精品被中国美术馆等收藏,更曾在一年内斩获多个国家级金奖,被业内誉为“壶艺魔术大师”。

  记者发现,章海元近些年制作的壶从名字到造型充满了诗情画意,其中和月亮相关的不少。一个名为《摘星揽月》的作品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支壶造型大气又实用,壶盖上的壶钮是星星的造型,壶把是一轮弯月型。

章海元指导学生制壶。 陈楚红 摄

  “每次向壶内注水时要摘起这颗‘星’,冲茶时要手揽一次‘月’。”章海元边讲解边泡起了工夫茶。“手拉壶因茶而兴。”据介绍,上世纪30年代,潮州饮茶之风盛行,手拉壶也跟着潮商往来东西洋,走向国际市场。

  话语间,章海元把三只杯子摆成“”字型,逐一烫洗倒茶。“这是从父辈沿袭下来的习惯,也是潮汕工夫茶的特点,只用三个杯子轮流饮茶。

章海元给学生上课,教授制壶技艺。 陈楚红 摄

  生于70年代的章海元,8岁开始学习制壶,师承祖父章永添、父亲章燕明。出花园(潮汕人15岁的成人礼)那天还在做壶。在家人眼中,他的一生会与“”相伴。

  改革开放后,潮州手拉壶迎来新机遇,成为海外华侨青睐的本土特色手信,一时订单不断。章海元说:“父亲的作品以精、巧、细、薄的特点受到欢迎,被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收藏者收藏。

章海元向中新网记者讲述手拉壶的故事。 陈楚红 摄

  章海元所在的西塘村被誉为“中国手拉胚朱泥壶第一村”。时至今日,村里手拉壶精英及专业人员高达数百人。章海元常常思考,如何在一众高手中脱颖而出?打造出优质有特色的手拉壶品牌?

  “要有潮州特色,要原创,要讲好故事。”为此,章海元制作了一系列原创作品,其中“诗与壶”系列尤为成功。

章海元一家四代的手拉壶精品《四世同堂》。 方伟彬 摄

  在章海元的记忆中,小时候常有要外出闯荡的乡亲找爷爷、父亲做壶,在读过余光中的《乡愁》后,他制作出了一支壶盖如月、壶身似船、诗意浓浓的“乡愁”壶《月亮船》,把诗情“”进了壶中。

  创作不竭传承不息。章海元工作室内还有两件(套)作品让人印象深刻。“五代同壶”是国学大师饶宗颐在多年前题的字,鼓励章海元把手拉壶更好地传承下去;“四世同堂”是四只手拉壶,从左至右分别为章海元的爷爷、父亲、他本人及儿子所创作的精品。

  中秋佳节前夕,章海元还在拉壶,儿子章湘建在一旁踩着辘轳车,就像章海元小时候看父亲拉壶一样,古老的技艺在这个家族传承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