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预计6月底前全面完成土地确权颁证

30.05.2014  12:40


在产权交易中心流转土地承包权的蕉岭“第一人”钟育文,在自己的家庭农场劳作。

  蕉岭抓住被确定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单位”的机遇,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这一主线,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产权交易体系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制等方面改革。目前,该县确权面积约9.4万亩,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85%,预计6月底前可全面完成确权颁证工作。

  蕉岭县建立县、镇、村三级联动机制,制定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方案》,采取印发宣传资料、召开村民大会等形式,大力宣传确权颁证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法步骤,同时对负责确权工作的业务部门和镇、村干部进行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扎实推进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四个关口” 规范工作程序

  该县认真把好四个关口,规范确权颁证工作程序。一是严把调查摸底关。每个村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对确权工作涉及的内容进行归纳梳理,逐户逐项摸底调查,并经过严格审查,摸清每宗土地的界址、权属、面积、用途等情况。二是严把勘测绘图关。在对土地实地丈量测绘时,做到户主、四邻、工作组成员、测绘人员“四到场”,指认地界,实地开展地籍调查,勘验面积,核查界址、坐落等,并按实地现状绘制草图,进行地块编号、图上标注、信息登记等。三是严把问题调处关。针对工作中遇到的土地纠纷、农户自行流转、互换调整等问题,按照尊重历史、确保稳定、依法依规的原则,依据现有政策,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理事会等形式进行商讨解决、妥善处理。四是严把公示审核关。做到内容、程序、方法、结果“四公开”,对公示中农户提出的异议,及时进行核实、修正,并保留好成果资料。

  “五项措施”确保取得实效

  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该县各镇、村结合实际,强化机制建设,确保工作顺利推进。一是按照确权颁证工作流程,将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化分解,明确完成时限和责任人。二是严格组织审核,采取村预审、镇初审、县终审方式,严格把好材料审批关。三是县、镇两级组织农业、国土、林业、住建和公检法等部门成立土地纠纷争议调解机构,妥善解决土地权属争议问题。四是加快数据库及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可视化、网络化、信息化。五是强化工作创新,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预计今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颁证工作,10月底前完成数据库建立及管理平台建设工作。

  “两个促进”改革产权制度

  该县通过搭建产权交易平台,促进农村产权流转。制定出台了《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交易规则(试行)》,并于2013年11月8日挂牌成立广东首家县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挂牌以来,促成包括2家龙头企业、6个家庭农场、3笔林权受让在内的11笔交易鉴证及农村金融信贷服务,涉及土地面积3000多亩。创新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担保抵押贷款机制,成功实现总额共30万元的农业经营主体抵押融资。    同时,该县通过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制定出台了《家庭农场管理办法(试行)》《家庭农场协会章程》等一系列制度。目前,全县已登记注册的各类家庭农场有43家,正在申报培育的家庭农场有12家。(永平  麟胜  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