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防控网络是提升安全感的根本

29.10.2015  18:35

本报报道,10月26日,一位妈妈开车在莞城接女儿放学时,遭歹徒尾随上车,持刀劫持小女孩后,逼迫该女士将车驶离市区,去郊区 银行 取钱。紧急关头,这位女士急中生智,途中摇下车窗,向正在疏导指挥交通的交警和辅警呼救。在交警和辅警合围之前,持刀歹徒打开车门逃离现场,所幸母女俩都没有受伤。

这的确是惊险的一幕,在正确应对之下,所幸无人伤亡,我们要为这位母亲的冷静机智点赞。不过,在此基础上,必须指出,此事最终化险为夷,是各种因素在那时那地汇集而促成的。首先,被劫持的汽车所经过的路口,正好有警察执勤,该女士呼救因此才获得了帮助。其次,报道显示,整个事件过程中,被歹徒持刀顶住腹部的9岁小女孩,一直没有哭闹,这有点不可思议,但女孩的镇定表现为化险为夷创造了有利条件,否则,劫匪情绪很容易因孩子哭喊而出现波动。

另外,综合各种情况判断,作案歹徒可能不是惯犯。根据被劫持者回忆,该男子劫持女孩时眼神慌张、手一直在抖,选择人多车多的高峰时段和路段作案,也显得并不“高明”。可能正是因为劫匪并非“老练”的惯犯,才会在当事人向警察呼救后,仓皇逃跑,而并未做出持刀伤害当事人等激烈反应,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当然,从当时的具体情形来讲,具体如何向警方求救,的确有值得商榷之处。

上述各种看似“巧合”的因素,最终使当事人虎口脱险,但不能因此寄希望于所有类似事件都靠当事人“运气好”而化解险情,也不能完全指望所有当事人都机智勇敢。可以说,在此次劫持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路面执勤的警察,如果地处偏僻,或者发生于其他没有警察执勤时段,后果就会严重很多。提醒市民加强安全防范,让市民了解身处危险时的正确应对方法,这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作为更根本的措施,还是要建设更为有效、紧密的城市治安防控网络。一方面,有效的防控网络对犯罪分子产生强大的震慑作用,尽可能地压缩相关犯罪活动的空间。另一方面,只有治安安全防控真正产生托底作用,身处危险的市民机智应对时,才会更容易获得有效回应和帮助。

众所周知,东莞因为行政架构特殊,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规模庞大,因而,警力紧张是城市面临的治安难题之一。但是,随着大量治安员转为辅警,警力在得到补充基础上,东莞应该进一步大力推动警力下沉,让更多警力部署到市民更容易接触的地方。其中,采取提高路面见警率等措施,对于建设不留死角的治安防控网络、震慑打击恶性刑事犯罪活动,以及提高市民整体的安全感,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