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必扫!躲到网上又如何?(组图)

03.06.2015  14:04
粤桂警方联手摧毁2个特大网络贩毒团伙,抓获14名贩毒嫌疑人

在警方高压打击之下,毒品犯罪转入更加隐蔽的网络世界。据悉,今年4月初,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为期3个月的网络扫毒专项行动,集中打击整治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行为。今年初,广东佛山警方联合广西警方分别破获两宗公安部目标特大网络贩卖毒品案件,抓获14名贩毒嫌疑人。

案例1

毒贩坐大巴贩毒被抓 警方缴毒逾11公斤

2015年3月30日,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联手广西南宁公安禁毒部门,侦破一宗利用微信、QQ等方式进行贩毒的特大跨省网络贩毒案,一举抓获李某发等贩毒嫌疑人7名,缴获毒品“K粉”11.14公斤、冰毒57.3克、麻古18.76克。

摸排侦查 警方发现团伙案

2015年以来,佛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不断深入打击毒品犯罪,加强发掘利用互联网进行贩毒活动的线索。

3月1日,佛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发现一条网上贩卖毒品的线索。经排查,侦查民警发现该贩毒团伙通过微信、QQ等方式与上下线联系沟通,然后根据买家需要贩卖毒品牟取暴利,毒品交易数量较大,交易较为频繁。

随着更深入的侦查,佛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初步掌握了这个以犯罪嫌疑人林某洋为首的广西宾阳籍网上贩毒团伙的违法事实,该团伙长期从佛山市和广西钦州等地购买毒品后销往广西南宁、钦州等地。

该案随后被确立为公安部“2015-524”毒品目标案件。考虑到该案众多犯罪嫌疑人频繁活动在佛山和广西南宁一带,佛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与广西南宁禁毒支队共同成立专案组,联手侦查此案。

南宁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经过连续多天的侦查,掌握了长期活跃在南宁等地附近的犯罪嫌疑人活动规律等情况。两省公安机关经周密部署,制定了详细的抓捕计划。

提前伏击 抓完买家逮上家

3月28日,广东、广西两地专案组民警通过侦查得知,犯罪嫌疑人覃某荔等人准备向主要贩毒嫌疑人林某洋购买毒品。专案组民警事先在南宁埋伏警力,先行抓捕前来购买毒品的嫌疑人。

当天,嫌疑人覃某荔、韦某佳、梁某荣、杨某春等4人在向林某洋购买毒品后被提前预伏的专案组民警抓获,现场缴获毒品冰毒57.3克、麻古18.76克、毒品“K粉”0.74克。

通过继续侦查,专案组民警于3月29日获悉其中一名贩毒嫌疑人韦某官与林某洋联系准备带“大货”坐大巴从佛山市前往广西南宁,并要求林某洋寻找有实力的买家。

专案组民警马上在南宁市汽车站附近部署警力,伺机抓捕韦某官等人。当晚11时许,韦某官、韦某凯2名犯罪嫌疑人乘车到达南宁,被守候多时的专案组民警抓获,当场缴获2人随身携带的毒品“K粉”11.14公斤。

3月30日,佛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民警在佛山市南海区抓获该犯罪团伙另一名主要贩毒嫌疑人李某发。至此,该起特大网络贩毒案成功告破。

案例2

搭建网络“毒品集市” 贩卖50公斤海洛因

日前,广东省佛山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联合网安、刑侦和派出所等部门,分兵广西南宁、广东佛山两地跨省多点行动,成功摧毁佛山首个特大网络贩毒团伙,破获部目标“2015-533”号毒品案,抓获网络贩毒团伙核心成员7名,当场查获海洛因3.5公斤,查扣毒资50万。

网警假扮网友找线索

2014年11月,佛山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办案人员工作中发现了一条线索。“嫌疑人农某飞利用微信、陌陌、QQ等,以各类涉毒暗语讨论买卖交易毒品事项,同时不定期在群中发布毒品到货信息和价格,定期组织群成员进行吸贩毒经验交流。”民警介绍,为进一步掌握涉毒事实,民警特意注册了陌陌专用号,申请加对方为好友与其交流,密切关注农某飞个人动态以及相关聊天信息。

办案民警初步分析,佛山本地存在一个利用互联网社交工具进行毒品贩卖的犯罪团伙。佛山市公安局第一时间抽调禁毒、网安、刑侦等部门骨干成立专案组开展调查。

多警种联动人赃俱获

网安等侦查部门经查发现,农某飞伙同赵某川等人利用微信、陌陌等网络社交工具搭建网络“毒品集市”,买卖交易过程中农某飞等人首先对有购买意向者进行点对点沟通,在取得信任谈妥价格后,吸毒人员通过网银转账的方式支付毒资,并将支付信息拍照上传。毒贩将毒品藏匿地点及照片发给购毒者,让对方自行提货。

至此,贩毒网络范围涉及广西、广东等地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禁毒、刑侦部门逐渐查清了该贩毒网络上下线成员网下基本情况及活动轨迹。为做到人赃俱获,专案组精心研制抓捕方案,等待最佳抓捕时机。今年3月26日,专案组获悉贩毒团伙成员农某飞将再次前往广西进货。

3月27日凌晨,禁毒支队会同其他部门分组同步开展突击抓捕,当日先后在广西抓获“上线”王某和贩毒人员农某飞等网络贩毒团伙核心成员7名,当场查获海洛因3.5公斤,查扣毒资50万、涉案车辆3辆,以及银行卡、手机等作案工具若干和吸毒工具一批。

经查,自2014年6月以来,该贩毒团伙利用网络交友平台零包贩毒,交易海洛因总量达50公斤。

作案特点

快递交易或约定地点自行提货

本案是典型的网络贩毒案件,主要嫌疑人均使用虚假身份或者冒用他人身份开通的手机卡和银行账号进行上网联络和毒资交付;贩毒使用的微信等网络社交账号均使用作案专用工作号,以此规避风险。”办案民警介绍,除隐蔽性较强外,贩毒团伙将毒品的交易方式从传统的“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变为“人钱分离、人货分离”的方式,反侦查能力极强。

据悉,毒品买卖双方网上谈妥具体交易的毒品数量、价格后,购毒人员通过银行汇款、网上转账交付毒资,贩毒人依托快递或者将毒品藏于诸如加油站、超市的厕所水箱内、路灯下、公交站台的座椅下、公共自行车存放点等隐蔽地点,再将藏匿地点及照片发给购毒人员,让其“按图索骥”,自行提货。

该贩毒团伙在进行贩毒活动时,组织分工非常明确。农某飞主要负责网络联系购毒人员,谈妥交易数量和价格、查收到账毒资,赵某川等人专门负责投放毒品、邮寄毒品,李某等人负责前往广西等地购毒。

上述特点决定了本案取证难,打击难!”办案民警表示,除收网当天人赃俱获外,主要依靠审讯获取言词证据,而涉毒嫌疑人一般只会承认其被抓当次的行为,而对其以前的贩毒行为即使有购毒人员指证往往也矢口否认。

记者手记

打击网络贩毒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精神

近年来,以微信、陌陌、QQ等为代表的网络社交软件已成为群众密切联系、沟通的重要工具。但同时,网络社交软件的虚拟性、私密性作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网民提供了高效便利的沟通渠道,另一方面也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实施违法犯罪的新途径。其中,贩毒人员利用社交软件搭建人钱分离、人货分离的“毒品集市”,筑成毒品吸食买卖的“新乐园”。

记者采访发现,网络贩毒案件具有隐蔽性强、交易手段新颖、组织分工明确和取证难度大等特点,但办案民警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紧盯案件不放,在经过近3个月的精心经营,结合网上侦查以及其他传统侦查手段,分析研判大量的信息数据,最终一步步掌握了部目标“2015-533”号毒品案贩毒网的成员身份、组织结构和运作流程,为全案成功侦破奠定了基础。

记者同时发现,除了民警对案件的坚持,此案成功侦破关键还在于跨省、市、区三级各部门、各警种密切协同配合,从发现线索、专线经营、摸排跟踪、守候伏击到实施抓捕,实现精确打击、人赃俱获。良好的多警种跨区域协作机制,为全案成功侦破提供了有力保证。(来源:南方都市报 记者:尹利勇 通讯员:曾越杯 编辑:小黎) 

南方法治报国内统一刊号:CN44-0185

电子版网址: http://www.gdga.gov.cn/nff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