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变成谣言圈 信息盗取、伪科学横行无忌

11.08.2014  09:22
朋友圈变成谣言圈 信息盗取、伪科学横行无忌 - News.Ycwb.Com
来源: img.ycwb.com

■早在两个月前,一个名为“测测你未来的小孩长啥样”的朋友圈测试游戏被曝光盗取用户信息。网上截图

■新快报CBD记者 梁彧 实习生 吴楚翠

朋友圈变成谣言圈?其实,转发之前停一停、搜一搜,伪科学与信息盗取将没法再发威

举头望明月,低头玩微信”,相信是广大网民最近的真实写照。不过,随着微信玩家越来越多,一些关于伪科学、信息盗取等谣言类诈骗的“魔掌”正伸向朋友圈。对此,不少受访白领表示,在不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情况下,为图安心,大多不会分享这些他们自认“不靠谱”的东西。

信息盗取横行,你的朋友圈中招了么?

在珠江新城工作的白领罗小姐,最近侥幸“逃过一劫”。过去经常会随手在朋友圈里转发一些自己觉得有趣或对朋友有用的信息或链接的罗小姐告诉记者,“从8月5日开始我就看到好多人发那种传递爱心为灾区祈福的链接到朋友圈上,但我一直还没发。原来又是这种骗局。”原来罗小姐曾参与点击与分享“测测你未来的小孩长啥样”的朋友圈测试游戏,虽然在测试游戏骗局曝光后马上删掉了该链接,也没有查出有什么损失,但是到现在仍然心有余悸,因为身边真的有朋友点击测试之后丢失了500多张照片。“自此之后,我对任何带有链接的分享都非常小心,甚至有点恐惧感。

除了盗取信息的第三方链接,记者采访发现,伪科学也是在朋友圈里横行的谣言之一,诸如 “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致癌物”、 “果汁与海鲜不能同吃”、“指甲上的月牙是健康晴雨表”这类与吃饭(食品安全)、睡眠(电子产品的辐射)、生理活动(空气质量)等相关,对于自己的每日生活中存在“可能的危险”的文章,常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列表中。“每天看完这些分享之后,感觉什么都不能吃、什么都不能用了。”白领刘先生笑言,就算看完之后没有分享这些文章,但其中的内容始终会成为公司同事茶余饭后的话题,所谓“三人成虎”,很多人也因此信以为真。

为什么谣言可以在朋友圈内横行无忌?

那么,为何谣言可以在朋友圈内横行无忌呢?我们不妨从溯本根源中的“制造谣言”谈起。不妨借鉴下知乎网友们的精辟见解。这位知乎友人指出,一个高质量谣言,必须具备以下几大经典要素:

首先,必须要有良好的文字质量。有错别字、语句不通顺、格式不标准的容易引人怀疑。

其次,内容需与受众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相较于“北极星是北半球最亮的星”而言,“牛奶致癌”、“食盐能抗癌”等更容易在第一时间吸引大众眼球,从而呈现爆炸式的传播趋势。此外,还需具备“不严谨的科学性”。模仿“常识”,与各类信息混杂在一起,让人难以分辨,一种广泛应用于科学谣言中的手段便是“离开剂量谈毒性”,比如虾和大量维生素同时服用,可能会影响人体健康;虾和维生素同时服用,会产生有毒物质;海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一起吃,容易中毒;上周台湾一少女同时吃了海鲜和维生素,暴毙而亡……最后,绝对是一项技术活——引用科研文献,这样可以大大增强谣言的“可信度”。

对于如何判断谣言真假,该名网友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总结起来只有一个原则,三思而后“”。“不论是对文章的来源google也好,询问身边相关专业的同学也好,在看到消息后,多加判断;哪怕是自己没有能力判断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传播危言耸听的消息,也是扼杀谣言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小调查

CBD白领如何看待朋友圈里的分享

在网站“驱动之家”的一个名为“你平时是如何对待所看到的科学谣言”的调查中,截止至8月9日23∶20有204人参加了投票,其中有67.2%的投票者选择“从未相信过,只是简单看看或直接忽视”,18.1%的投票者选择“看到与自身相关的(如食品安全)会加以思考,最终还是相信官方”,但仍有14.7%的投票者选择“马上把内容分享出去,提醒大家多多注意”。

分享链接,只是想“告知”,而不是“怂恿别人相信

随后,记者随机调查了30位在CBD工作的白领,有逾七成的白领对这类分享保持质疑的态度。“对感兴趣的我会点开来看,遇到类似的情况会和别人面对面地分享,但是只是出于‘告知’的缘由,而不是‘怂恿别人相信’,因为我自己也不相信。”在珠江新城工作的陈小姐告诉记者,有一次她在朋友圈里看见一条关于樱桃里钻出蛆虫的分享,当天晚上就用了文章中所说的方法,用浓度很高的盐水泡着刚买回来的樱桃。“虽然确实有虫被泡出来,但是并没有文章里的图片显示得那么夸张。”在选择保持质疑态度的白领中,有不少人都会使用像陈小姐这样“自己做实验”的方式来检验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若不方便做实验的,则会上网找相关资料。

不过仍有少数受访白领表示只要觉得对身边朋友有用的就会分享,而表示“从未相信过,只是简单看看或直接忽视”的受访白领则少于一成,这和网站“驱动之家”的调查结果有较大的出入。

在天河路上班的高先生说,有不少微信公众号都以类似“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话煽动别人去分享文章,但如果连里面的东西都没读通就随手分享,就未必是一种美德了。“特别不喜欢那些写着‘在看到的多少多少秒之内转发就会有好运’的那种分享,感觉再也不能愉快地玩耍了。

为图安心,不管信不信,大多数还是选择“避一避

记者在调查中还发现,在不确定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的情况下,为图安心,大多数受访者还是会避免食用或使用在这些分享中曝光的东西,大家的第一反应是“如何避免受到伤害”,而不是“这个信息是正确还是错误”。

最明显的莫过于早就被“打假”的防辐射孕妇装,到现在仍然不缺乏买家和生产商,记者在淘宝网上搜索关键字“孕妇防辐射”,商品价格从人民币10元到6758元不等,就连较出名的孕妇装品牌如十月妈咪,都有生产相关的“防辐射孕妇装“。去年怀孕的唐小姐,就通过淘宝买了3套不同的防辐射孕妇装,每套的价格均高于500元。“现在朋友圈里信息量实在太大,为保万无一失,还是穿上吧。”唐小姐说,那时候在她的准妈妈圈里,也讨论过防辐射孕妇装到底有没有用的问题,但最后圈子里的大部分准妈妈都买了这类产品。

新快支招

善用搜索系统 杜绝朋友圈变成谣言圈

在微信封闭的内容环境下,检验消息真实性和准确性还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毕竟网络海洋里信息量太大,每次遇上质疑的内容都要上网大搜一番并且总结出正确的结论,对于繁忙的CBD白领来说,并不可行。

大家不妨试试搜狗推出的一款针对微信公众平台内容的搜索引擎,用户在搜狗微信搜索结果页可以浏览到与查询词相关的微信公众号及全部文章。除了能够维护原创者的内容,还可以对原创内容进行监督。另外,对于自己认为有必要分享的内容,适当加上个人意见,提醒朋友识别、验证或注意,也可以避免朋友圈变成谣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