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人注意:朋友圈集赞兑礼品 小心泄露个人信息
新华社图。
“亲,某老板疯了,免费送出1万套钻石水晶套碗,完全是免费大派送!”东莞许多商家均在自家的微信公众号推广“集‘赞’有礼”活动,据称,“只要集齐相当数量的‘赞’,即可前往获得免费礼品。”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个别市民除遇上集“赞”礼品无法兑现外,还有些集“赞”活动的礼品是瑕疵品。
对此,长安镇消协提醒:“市民谨防不良商家利用消费者贪小便宜的 心理 设置陷阱,应需谨慎辨别。”
现象:朋友圈索赞换礼成风
记者在微信朋友圈发现,不少好友纷纷转发一些婚纱摄影楼、家纺专卖店等企业微信公众号推广的“集‘赞’有礼”活动,并在朋友圈索“赞”。一时间,诸如“亲,老板疯了!免费送5000份品牌咖啡杯四件套”等的微信便在朋友圈上疯传。
记者进入这些“集赞送礼”的微信,发现这些微信均是以公司名称起名的公众号。记者发现,在这些商家的微信公众号所推的微信中,写有活动时间、每天领取时间与地址、客服微信号、客服热线等,且明确标明“活动期间需要集满‘赞’的数量”。
另外,在微信中,除了关于集“赞”送礼的图文描述,文章还会介绍该公司最近主推的一些产品。在文末,记者发现其阅读点击率基本都会过万人次。
体验:兑换前被推销产品
为一探究竟,记者来到长安镇中心区,发现好几家婚纱影楼店铺门前都排着 “长龙”。而前来排队的几乎都是40岁左右的大妈。记者采访获知,排队的大妈们都是来兑换集“赞”礼品的。
记者排了半个小时,才在一名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进影楼。随后,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开始询问记者是否要订他们影楼的产品。在记者表示无意愿时,并是前来领取礼品时,对方还附带了一个条件:“要先群发给朋友,表示自己已经领到礼品了,最后才能顺利拿到礼品。”
记者以“我不懂群发”为由予拒绝群发。没想到,该工作人员竟然夺过记者的手机,通过手机微信群发助手功能群发了一句“礼物已经领到”的信息,记者最后才拿到了礼品。
求点赞
调查:礼品是廉价货
礼品最终是领到了,但质量如何呢?记者发现,当天领到的钻石碗确实没问题。但朋友圈中一位好友就告诉记者,她在另外几间婚纱影楼所领到的集“赞”礼品——如咖啡杯、瓷碗却是有瑕疵的产品。
这些礼品“没有生产厂名,也没有生产厂址,更没有质量合格证,分明是‘三无’产品”,该微信朋友气愤地说。
“推销广告说送六件瓷碗,最终只拿到两件!‘缩水’成分太高了。”微友小蔡也如此反映。
另外,记者调查发现,大家通过集“赞”所兑换的礼品,在网上售卖都是非常廉价的。比如一双同款的某牌子咖啡对杯,网上售卖包邮才11.3元,钻石玻璃碗六件套包邮也仅需19.9元。
消委会:防范个人信息被套取
据长安镇消费者协会工作人员郑小姐介绍,市民仅是集“赞”却没有消费,其所换来的礼品,是很难界定是否属于消费行为的。但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赠品应与正品一样享受规定的“三包”要求,质量也要合格。集“赞”的礼品假如没有生产厂家以及生产厂址等信息,就应属假冒伪劣产品。
长安镇工商局工作人员林先生介绍说,朋友圈集“赞”活动是一种新型营销方式。它的可信度有多高,主要还是看商家。微信用户参与集“赞”换礼活动,如商家只是单纯属于一种赠予行为而不是在促销过程中使用赠品,该行为仅受民事约束,而没有涉及法律行为。市民在参加这类活动时应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贪图蝇头小利、意外之财,否则难免不经意间义务当了商家的宣传员。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注意防范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套取个人信息。
对于一些商家要求兑换礼品的市民填写个人信息,林先生就表示,一旦填写了个人信息,就很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做出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情,所以,一定要小心这类“集‘赞’送礼”信息背后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