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服务群众代办业务 公共服务到镇村 干部跑腿乐群众

29.11.2015  11:18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全面创新基层治理、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的一项重要举措。五华县在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创新提出基层治理“十项重点工作”,开展村级服务群众代办业务,推动公共服务由镇向村延伸、覆盖,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是今年省委、省政府全面创新基层治理、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的一项重要举措。五华县在抓好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同时,创新提出基层治理“十项重点工作”,开展村级服务群众代办业务,推动公共服务由镇向村延伸、覆盖,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进一家门办六家事

  华城镇是五华县建设公共服务平台的试点镇,自今年9月试点工作启动以来,该镇整合网上办事大厅、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等各类基层公共服务平台,成立了华城镇公共服务中心,重新设立了群众办理业务多、涉农事务较多的民政事务、国土资源、社会保障、卫计事务、农业经济以及综合服务共6个窗口,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计生证明等共34项业务,于11月9日正式投入使用。“现有固定工作人员7名,每天上班时间都可以为前来办理事务的群众提供周到的服务。”镇党委委员、公共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黎碧青介绍说。

  该中心还安装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连接到县行政服务中心,同时建立了首问首接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文明服务制和一次性告知制度,除了6项业务能够在镇公共服务中心即时办结的,其他业务由代办员收集整理后,每周两次统一送到县相关职能部门为群众代办。

  今年60多岁的黄佛兴最关心的就是“二孩”政策何时落地,期盼着再抱一个孙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刚结束,他就往镇计生办跑,来回跑了十多次都无终而返。“镇干部经常下乡,没个准点。现在有了公共服务中心,有了固定时间和窗口,再也不用担心白走一趟。”黄大爷说。

  代办业务方便群众

  华城镇新一村原本是新桥镇的一个行政村,自新桥镇合并到华城镇以后,新一村近3000名群众办事就要到10公里外的华城镇政府。但随着新一村被列入村级公共服务站建设的试点村、村公共服务站启用后,该村群众办事就方便了很多。

  据新一村党支部书记李佳介绍,该村除了专门抽调了一名村干部外,还同时聘请了一名后备干部专职在公共服务站为群众代办业务,其中百岁老人申请、农村宅基地审批、计划生育证明等6项业务可即时办理,出具相关证明。“我们无权办理的业务由代办员统一收集,每周五送到镇政府办理,办好后通知群众来领取。”李佳说。

  今年64岁的卢镰珍就住在公共服务站的对面,她同样也经常到服务站办事。“去镇里办事不仅要车费、伙食费,还不知道办事部门在哪里,甚至还吃闭门羹。”但她也为村干部的付出竖起了大拇指:“苦了干部,乐了群众。”

  笔者从日前召开的五华基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暨村级服务群众代办业务工作推进现场会上获悉,该县在试点工作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将在全县全面铺开镇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和村级服务群众代办业务。除试点镇以外,拟安排每镇一次性10万元建设经费补助、每村一次性1万元设备购置经费,另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每村一次性2万元的办公场所升级改造等补助资金,对村级代办员将每年给予交通补助2400元,以上各项支出累计将达1500万元。

  (炳锋  伟军  康炜  惠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