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织交会”开幕!引领毛织产业新潮流,纱线成展会新亮点

03.11.2018  14:21

2018年,正值改革开放40周年,大朗镇沿着创新的脚步在跨越中奋进,用激情和汗水不断编织着梦想。在这个洋溢着幸福感的收获季节,以“魅力·新织城”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织交会”)于11月3日上午10:30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隆重开馆。本届“织交会”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纺织行业分会主办,东莞市毛纺织行业协会承办,设立毛织贸易中心主会场、机械专业展馆、环球贸易广场分会场,展览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展位数超2000个。本届“织交会”为期6天,前三日(3日-5日)为专业展,面向专业客商;后三日(6日-8日)为开放日,面向社会公众。因毛织产业而闻名世界的大朗,再一次以“织交会”为平台,成为毛织产业的风向标和聚焦点。

纱线成为展会新亮点,引领毛织产业发展方向

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大朗“织交会”在引领毛织产业趋势和潮流方面的作用越发突出。上一届“织交会”,智能化服务商让人感受到了大朗毛织行业势不可挡的“智造”态势,而本届“织交会”在延续创新、续写时尚的同时,将纱线打造为新亮点。

大朗毛织产业的最大优势在于产业链的完备。依托强大的产业基础,大朗毛织产业集群发展态势平稳,与之相配套的毛织纱线产业也在不断提升、逐渐成熟,成为大朗毛织产业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大朗镇已注册纱线相关企业超2000家,形成了富康路、富华北路、康丰路和银康街等多条纱线销售专业街,年销售额超过300亿元,被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认定为“中国毛织纱线集散基地”。在大朗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朗镇已成立毛织、设计、机械、电商四大行业协会,今年10月还成立了“东莞市纺织纱线行业协会”,进一步完善了毛织协会体系。

在每年的“织交会”上,毛织纱线都是重要的展示内容。“织交会”连续多年设置纱线展位,举办“花式纱线流行趋势”研讨会等,推介最前沿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而在本届“织交会”上,为突出“纱线”主题,除有多家纱线龙头企业以特装形式参展之外,还首设新型纱线区和毛织纱线区。其中,新型纱线区与国内纱线龙头新芳集团合作,展示纱线行业的最新技术、产品和应用开发现状,呈现国内外最新的纱线流行趋势。毛织纱线区由新成立的东莞市纺织纱线行业协会承办,通过整合大朗的优质纱线资源,实现展商与买家、企业与市场的高精准对接。同时,作为“中国毛织纱线集散基地”,大朗镇的毛织纱线产业率先使用新技术、新材料,倡导绿色制造,展示出纯植物原料染色等国家专业技术,力争把毛织产业打造成为生态产业。

与此同时,在大朗镇全力打造的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城中,新建成以纱线企业为主的“纺织世界”,占地面积8.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总投资额约6亿元,目前已吸引超过130家毛织纱线企业入驻,致力于打造集创意孵化、设计研发、电子商务等于一体的纺织企业总部集群基地。

打造特色展区升级版,设计、智造持续发力

近两年,“设计”和“智造”已成为大朗毛织的发力点,原创设计区和毛织智造馆都是“织交会”的亮点和特色展区。本届“织交会”上,大朗毛织和中国流行色协会、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将进行深入合作,打造两大特色展区的升级版。

本届“织交会”在主会场贸易中心西门外搭建总面积约5000平米的机械展馆,在机械展馆内继续打造“慈星智造馆”。由大朗镇毛纺织行业管理委员会主办,国内纺织机械龙头——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慈星智造馆”带来全新的产品体验,主要展出包括慈星最新发布并上市的事坦格(STEIGER)“一线成型”电脑横机、事坦格第二代电脑横机、慈星全新高速高效智能鞋面机、慈星高速高效电脑横机等系列产品。其中,事坦格“一线成型”电脑横机颠覆了传统针织横机的编织工艺,实现了针织毛衫的一次成型编织,呈现了当前电脑横机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目前,大朗镇数控织机使用总量超过5万台,共有近20家数控织机生产企业和近100家数控织机销售企业,形成了一条长约1.3公里的“数控织机专业街”,并荣获“中国电脑针织横机集散基地”称号。另外,毛织网、上海协大、智能针织软件、大朗纺织网等智能服务商和广东慈星、缝神、必沃、明德、强隆等知名机械制造企业已连续多年参展。

本届“织交会”将继续推出原创设计特色展区,目前已连续推出五年。与往届不同的是,今年的原创设计展区是根据未来两年的毛织服装流行趋势,以四组流行色调为主题对展区进行布局,从色彩上为广大毛织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本次展会联合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吓数师分会,将设计与吓数相结合,突显毛织特有的数字化打版,展现工艺的艺术性。多年来,大朗通过成立东莞市毛织服装设计师协会、中国(大朗)毛纺织产品研发中心、大朗毛织服装创新服务中心、大朗毛织服装品牌推广中心等,多渠道推动品牌建设,增强毛织企业核心竞争力。目前,全镇超过80%规模以上毛织企业均设立了研发设计部,共有高级设计师1300多人,年设计毛衣约30万款。大朗镇是全国唯一的“中国毛衫流行趋势发布基地”,牢固竖起潮流风向标,进一步领舞服装潮流。本届“织交会”于11月3日-4日期间举行毛织服装设计大赛、流行趋势发布会、第二届大朗毛织设计师年会等专项活动,并在“织交会”前举办网上设计大赛,为设计师、参展商们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并为广大设计人才提供感受新织城魅力和投身大朗毛织设计事业的机会。

新展商、新活动、新平台,为展会注入新活力

织交会”不仅仅是大朗的盛会,更是国内外首屈一指的毛织产业链交流互动平台。“织交会”有着清晰的办展定位——国际化、专业化和规模化,以行业“领头羊”的姿态,为毛织产业发声。今年大朗镇大力实施“走出去”办展战略,3月组团参加上海春季展,5月组团参加中国消费品(俄罗斯)品牌展,7月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9月组团参加上海秋季展并在展会上举行“国内行”活动和新闻发布会,为本届“织交会”带来了无限商机,大大提升了大朗毛织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多家“新面孔”参展。主展馆新增江苏新芳、济南圣泉、河北美纤等纱线企业,机械展馆新增上海迈宏、张家港浩丰、常熟创富、浙江丰帆等机械企业,这些企业都是首次参加织交会,在业内都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值得关注的还有全球500强企业——美国杜邦集团,这次不仅是首次参展,还在展会期间举办“杜邦新材料时尚论坛”,并深度参与流行趋势发布。

多个高规格行业活动。本届“织交会”期间,除继续举办设计大赛、流行趋势发布会等行业活动及“毛织风情节”系列文化活动之外,还举行由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主办的“2018年度全国毛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交流会”,30多个产业集群的负责人齐聚大朗,共谋产业发展大计。在宁波慈星--事坦格一线成型技术中心开业暨新品发布会和杜邦新材料时尚论坛上,业内权威专家、知名学者将共同探讨先进纺织机械和新型纱线的运用和流行趋势方向。

打造网上展会平台。今年“织交会”突出科技属性,打造网上展会平台,为毛织企业提供更全面的展会服务。通过大朗毛织网、大朗纺织网等一批成型的网上交易平台,以及阿里巴巴大朗毛织“淘工厂”等平台,从纱线、面料、设计、成衣、渠道等全产业链入手,为大朗乃至国内外的毛织企业提供线上线下的无缝对接服务。网上织交会还体现在宣传模式上,织交会官网、“大朗毛织”微信公众号为参展企业和大朗当地市场商户等提供免费的形象和产品展示服务,为全产业链企业提供线上免费开放的交流合作新平台。

产城人”融合发展   “新织城”魅力无限

有什么样的城市,就有什么样的产业、什么样的人。勤劳进取的大朗人,紧紧围绕大朗镇党委、政府“产城人”融合的发展思路,贯彻实施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不断推动城市和产业双升级,助推大朗毛织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如今的大朗,拥有超过13000家毛织相关企业,实现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原料辅料、机械设备、洗水印花、物流贸易、人才培训、科技服务、信息咨询等产业一条龙配套,是国内毛织行业最完善的地区,辐射范围涵盖整个珠三角。以“中国毛织第一村”——巷头为中心的10平方公里毛织商贸城内,有4个毛织专业市场、6个毛织配套片区和12条毛织专业街,总投资超20多亿元的纺织世界、环球贸易广场、巷头创新大厦等项目也迎来蓬勃的发展机遇,全镇毛织品市场年交易额达600亿,占广东省毛织品销售总额的70%以上。在9月15日召开的“2018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会议”上,大朗镇喜获“2017年度纺织行业创新示范集群”称号;在10月17日召开的“首届丝路论坛-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历程”活动上,大朗镇再获“十大活力集群奖”。到目前为止,大朗镇已获得“中国羊毛衫名镇”、“中国毛织纱线集散基地”、“中国电脑针织横机集散基地”等13个荣誉称号和奖项。

如此漂亮的成绩单,源于大朗镇党委、政府始终不渝的支持,通过配齐配强专业人才、做好政府服务、优化营商环境等切实有效的措施,对大朗毛织行业进行扶持和管理。将大朗毛织办升级为毛织管委会,形成了“1+2+5+N”的行业管理服务体系,即:“1”是一个行业管理委员会,“2”是党代表和人大代表2个示范工作室,“5”是毛织、设计、机械、电商、纱线5个行业协会,“N”是多个服务平台和市场主体,并创下多个省市第一和示范:其中毛织商圈人大代表工作室是省的示范点,毛织商圈党代表工作室是市的示范点,毛织管委会是全市第一个行业管委会,毛织行业协会是全市第一个5A级协会组织。打造出全市首条“星光大道”,大大提升了毛织片区周边的营商和居住环境,使沿线商铺租金提升30%以上,沿线社区(村)纯收入同比增长近20%。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朗毛织产业在大朗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精心管理下,在毛织企业和毛织人的共同努力下,奔向幸福的道路与编织温暖的梦想。而走在行业前列的大朗“织交会”,不仅为大朗毛织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也为毛织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大朗样板”,为广东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贡献着“东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