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财产公示与反腐稳步同行

19.08.2014  12:32

  据《新京报》报道,从2009年新疆阿勒泰地区首开先河至今,试点官员财产公开的地区已接近40个,而昙花一现的试点地区占比超50%。坚持试点的14个地区中,多是内部公示,不登报不上网,且公示信息较粗。

  热闹开头,悄然剧终,放眼全国,端的是此起彼伏,声声急切。有人认为全是生旦净丑的本色出演,有人认为形式大于内容。腾讯网友@日出东方正是看到了财产公开的潮涨潮落,质问道,“为什么不建立健全法律制度,靠人治有用吗?

  财产公开不论是地方性制度性设计还是长官个人魄力的临时启动,都遭遇了官意的滑铁卢。去年有广东人大代表公开叫板,“要官员公开财产有法律依据吗?官员也是人,也有隐私;官员是公仆,不是老百姓的奴隶。”此人自是遭到了网民的集体讨伐,然而,此语确实点出了推进官员财产公开的制度困境。

  然而,终究有地方在民意的催促与中央的号召下做出试探,小心翼翼地采取内部公开制。然而,内部公开在网友眼中就属于一种恐怖平衡,彼此的心照不宣,皆不当真,只求得对上有说法,对内有做法,对外有解释。财产公示中,正如网易网友所言,“上级监督太远,同级监督太软,下级监督太难”,至于社会监督,更是无从下手。

  一边是民间口吐唾沫的急催官员财产公开,一边是公务员队伍集体撒娇:公务员穷,尤其是基层待遇低,凭我们这才识搁企业是几百万的年薪。民间唾沫纯属泡沫,官员撒娇才见真金。督促财产公开走了近6年,官员哭穷声响起大概6个月,前者仍没有统一的具体的操作细则,而哭穷声声声入耳,导致加薪方案已定。难怪李克强总理也要为之感叹,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难。新浪网友@超级硬柿子对此长叹不已:不动产登记,已经开始了五年,现在还是举步艰难;养老金并轨,谈了一年又一年,还是遥遥无期;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一般人都认为是应该的,但是“两会”代表几乎清一色地反对。再推上十年,有些人真就成了“清廉”的人,时间太充余了。

  当前要突破财产公开烟火四起却最终只是烟幕一场的局面,除了制度厘路推进别无他法。官员财产公示,也是政治迈向现代文明的必经之旅。因此,推进财产公开迫切需要完善监督体系。不以壮士断腕之心系统推进财产公示制度,则难免为腐败继续留下了温床。温床之上,除了老虎酣睡,同样易生腐烂之物,诞生一堆苍蝇。

  由此观之,反腐与财产公示相伴而行,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