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期房需预防7大风险
房天
人们习惯上把在建的、尚未完成建设的、不能交付使用的房屋称为“期房”。即指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不动产权证止,在这一期间的商品房被称为“期房”,消费者在这一阶段购买商品房时应签预售合同。一般情况下,期房的价格较低,挑选余地较大,但由于是先付款后交房,因此购房消费的过程和结果要依赖于购房合同约定的权利义务的履行,而购房合同的履行,不仅受开发商自身经营情况的影响,还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由于期房在购买时大多还处于建设阶段,对于购买者而言,也承担了一定的风险。笔者在此为消费者整理了7个购买期房需预防的风险。
风险一:延期交房
因为开发商的资金问题(开发资金不到位、抽逃资金、挪用售房资金等)、工程管理问题等原因,有延迟交房、甚至不能交房的事件发生,以致消费者的利益受损。
风险二:宣传广告夸大事实
对于售房者吹嘘的广告,一定要多个心眼,很多售房者吹嘘自己的房子环境有多好、配套有多好,但是购房者一旦入住却发现事实并不是这样。
风险三:实际面积缩水
个别开发商为了谋取最大的商业利益,在进行实测时,有意更改建筑面积、加大公摊和分摊面积,并且不明示公摊和分摊面积的数量和计算方法,以致商品房实际面积与销售面积严重不符。
风险四:规划设计或变更
在购买期房时,开发商通常会与购房者进行约定,包括房屋的结构、细节配套等,但是拿到房以后,购房者往往发现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在配套设施、绿地、容积率、环境设施等方面随意改动,这时候购房者多会抱怨实物和想象中的差距有多大。然而抱怨并没有用,购房者能做的就是认真审核开发商的宣传内容,尤其细微之处,要注意审查合同内容,也要关注细节。
风险五:房屋质量
在期房投诉中,有关房屋的质量问题一直位居首位。由于消费者在与开发商签订购房协议时,自己所购买的房屋还没有成型,不能看见房屋的实际情况(即便房屋交付后,对一些隐蔽工程质量问题也难以发现),因此,消费者经常会因为房屋质量问题和开发商发生纠纷。个别开发商为追逐最大利润,可能使用劣质材料或者是偷工减料,随意降低工程质量标准,以致造成屋顶漏雨(水)、管道渗漏等质量问题,给房屋质量和安全埋下了隐患。
风险六:定金
在期房销售中,多数开发商并不是直接和购买者签署购房合同,而是先签订购房协议、预售协议,在收取几千乃至几万元定金之后再和消费者签合同。这时,如果消费者不满意开发商提出的交易条件(合同条款),开发商就有理由拒绝退还定金,致使消费者陷入被动、蒙受损失。
风险七:合同
购房者因为没有专业的法律知识,对于合同中出现的违法条款不能很好地察觉,导致发生纠纷时被法院判定合同无效;还有一种情况是不认真审查合同条款,还没有搞清条款的意思就着急签字,以至于在发生纠纷时让自己陷入被动,遭受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编辑: 李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