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守英:佛山未来会跃升为全球最先进制造业基地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制造业大调查》调查组组长刘守英先生。
编者按:新一轮全球制造业产业革命中,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着什么样的机遇与挑战?作为中国制造业重镇的佛山,如何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
市委书记鲁毅近日向全市干部郑重推荐的《中国制造业大调查:迈向中高端》一书,深刻剖析了全球制造革命的大势与中国制造业当下最新的演进进程。为了进一步寻找佛山制造未来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向,佛山传媒集团珠江时报于4月25日深夜,在深圳独家专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制造业大调查》调查组组长刘守英先生。
精彩观点
中国现在所发生的这场产业转型升级是真正的制造业的革命,这场制造业的革命是真正把中国推向一个强国的重要机遇。
只要企业家长起来,企业家精神不垮,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就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很多人将产业升级理解为新 经济 、先进制造业,但实际上在目前这个阶段,整个佛山的制造业转型更多的应该是传统的制造业怎么转型升级。
中国从整个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后会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区,珠三角是最有条件的。
佛山无疑是应该把中高端制造业加一部分的传统制造业做强,整个佛山未来应该是定位于一个全球最先进的制造业基地。
刘守英认为,在新一轮国际经济的变革中,产业转型升级已先行一步的珠三角会成为全球最有活力且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佛山未来会跃升为全球最先进的制造业基地。
这轮转型升级只会在局部地区成功很多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的区域,从制造业来讲是会退出市场的。为什么呢?因为中国不可能再像上一轮出口导向型一样了,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都在上升,未来不会再依靠这些简单要素去竞争,如果简单拼成本优势的话,越南、老挝这些地方成本优势更强。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看上一轮制造业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过程中到底会在整个制造业定位中走到什么样的程度,其他的优势就会在这个地方出现。
如果从整个佛山来讲,可以说佛山、整个珠三角地区,这一轮是非常清醒的,而且从2008年 金融 危机到现在,大量的人都在鼓吹服务业、新经济、虚拟经济,包括新兴产业这些东西的时候,整个佛山非常值得称道的,就是说它一直保持着非常强的定力,尽管都是在讲转型升级,但是就是像佛山、整个珠三角的一些地区,一直坚持怎么样在转型升级中变得更强。
中国在整个这一轮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区域从世界制造工厂变成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区域,这就是说,对一个地方非常重要的是自身战略定位的抉择。所以,中国不可能像上一轮出口导向工业化以后,只要你有劳动力优势就去搞劳动密集型产业,但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没有了,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都在上升,很多成本都高于美国日本。
这样也就是说在未来整个区域之间的竞争,在全球的要素资源的配置之中,产业转型升级会在局部地区成功,不是在所有地区都成功,因为它未来不是靠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这些简单的要素去竞争的,但是这优势也还在,如果是拼成本优势的话,越南、老挝这些地区,简单的成本优势比你还强。所以势必有一些完全靠这些成本优势的地区,这些产业、企业往那些地区转,就像当初台湾、日本的企业往珠三角地区转,后来往江苏这些长三角地区转是一个道理的,这些完全靠成本优势、靠成本竞争的企业或产业,无论是跨国公司还是我们本土长起来的企业,它势必就会往成本洼地更大的地区转移,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从全国未来的产业分布来讲,完全靠成本洼地的这些地区就去国际上竞争了,不一定就在河南、甘肃这些地区,也有可能去越南、老挝、印尼这些地区。
再一个就是从上一轮这些制造业工厂的地区来讲,应该非常仔细地分析这个地区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到底会在整个制造业定位里面走到什么程度,其他的优势会否在这个地方聚集起来。所以,现在我们整个珠三角,像佛山、东莞,第一点就是保持非常好的定力,就是继续以实业立市,把制造业做强从而支撑整个地方的经济变强,不是盲目地搞房地产、服务业经济,还是依托于实体、依托于制造业的发展战略,我觉得这是非常重要的。
这是第一点,这是佛山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在整个区域的大转型、国际气候,以及金融危机以后,这个消费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出口急剧下滑的情况下,佛山还是保持那么强的定力,继续以制造业来作为整个地区发展的战略定位,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很多地方就慌掉了,就撑不住了,这一点,我觉得佛山做得很好。东莞跟佛山面临不一样的问题,东莞完全是靠出口导向的,佛山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佛山跟东莞最大的差别是在于佛山完全靠民营经济,体制优势有活力,而东莞经过整个这一轮经济大震动之后,跨国公司那一块有些生长起来,缓过去,跨国公司的轮子在转动,出口那一块好了,民营企业涨了的话就是“双轮驱动”,但佛山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
第一个是定力,第二就是产业转型升级怎么升。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整个佛山产业转型升级中,避免了产业空洞化、空心化,很多人将产业升级理解为新经济、先进制造业,但实际上在目前这个阶段,整个佛山的制造业转型更多的应该是传统的制造业怎么转型升级,这个非常重要,像家具、铝材、陶瓷、服装,这个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是什么?一个就是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纯靠成本竞争的企业被淘汰掉或者被转走了,有些只靠成本撑住的企业现在撑不住了,有些企业本身就是应该淘汰的。另外,一些就是转走,成本撑不住就找成本洼地。
但是更可喜的是,佛山一些传统优势的制造业在这一轮转型中真正升级了,经过这一轮阵痛之后,企业变得更大更强了。在传统的企业里面长出一些更强大的企业,他的竞争力更强,企业家的能力、市场的规模质量、开拓市场的能力、企业的管理、企业的软件硬件,这些都是在整个这一轮转型经过储备之后变得更强,这在佛山是非常明显的。
产业转型非常重要的一个特点,在我们目前这个阶段原来一些传统的行业、传统的产品在整个这一轮的转型过程中,通过升级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在佛山在南海比比皆是,这是转型升级的第一个特点,第二个特点是在整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很多企业通过资本积累,通过企业家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市场的把握,又长出一些新的制造业出来,例如我们在东莞看到的,原来有一些是做非常传统的低价值的产业,后来转向做光学镜头,已经进入了高端制造业里面去了。佛山地区在这一轮的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很好地利用了优秀的企业家,成为培育和发展先进高端制造业的基础。
接下来,中国的制造业会越来越集中到某些具有集群优势又适合企业家成长、政府发挥作用恰到好处、制度和政策环境有利于企业家发展、有利于产业升级、在整个产业上的定位又找准了的地区,整体上未来会越来越集中。
未来在全球的定位里面,中国大量低成本产业会实现在全球配置生产资源,所以很多在国际上没有竞争力的区域,从制造业来讲是会退出市场的,但是有一部分区域从国际的角度上来讲会做得更强。中国从整个制造业产业升级以后会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区域,珠三角是最有条件的。
经过2008年的阵痛,我们已经非常清楚地看到中国有些产业在向中高端发展,产业链条在往上延伸,附加值在提高,不完全是靠低成本来竞争,企业在做大做强,很多行业的产品升级换代非常明显,有一批企业家已经真正经过这一轮的淘汰、竞争以及自身的打磨,未来有希望成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所以我觉得未来珠三角应该是承担着整个中国未来在国际上制造业真正具有竞争力的区域。它不是说在中国有这么一个区域,而是在国际上有这么一个区域。国际上说买好东西买哪儿的,买佛山的,所以未来会形成一批非常强的制造业区,会形成一批有国际品牌的产品,会长出一批在国际上响当当的企业家。
佛山政府是问题导向型政府
政府绝对不是替代企业和市场的竞争,只是提供环境、机会、服务
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佛山已经形成了这个地区很好的土壤,政府不去干预企业,这极其有利于企业家在这里成长。另外就是这些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强大的产业体系,这个产业体系是由在市场中的企业家承担起来的。落后地区跟这里比较起来的差别就是那些地方的政府整体忙着去设计制造一些产业政策,但是他们没有企业家和市场环境,主体没有出来,产业没长成。
佛山政府是一个问题导向型的政府,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干预市场,为企业打造环境让企业渡过困难,根据佛山本身的特点帮助企业发展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和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在这些方面政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看整个粤东、粤西北和整个珠三角地区,从去年开始为什么一下子产业又起来了?完全靠政府去拉动 投资 是不可持续的,人为的裁员也是不可持续的,但是这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好的土壤,所以我觉得从佛山来讲,未来真正要下定决心,从过去的世界制造工厂变成国际上具有产业竞争力的中高端的先进制造业带。
除此之外,佛山的制造业现在一定要有很好的定位,既要考虑到跟东莞怎么比,也要考虑到跟深圳怎么比。原来佛山就做得非常好,跟广州、深圳错位发展非常清晰,做自己该做的事情。
珠三角吸收了很多长三角的经验,不是完全无为而治、过度放任的治理模式,像佛山南海狮山区域的成长,像金融高新区的培育,包括很多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形成,政府在这里起到了不少作用。
从整个制造业来讲,珠三角地区最好的就是佛山
珠三角会成为全球最有活力而且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会彻底改变珠三角上一轮简单的、低附加值的、低成本竞争的制造工厂现象
从整个制造业来讲,我觉得珠三角地区最好的就是佛山,佛山在历史上就有基础,还有就是政府、企业认准了方向,而且土地便宜。未来在珠三角内,每一个城市都要有自己准确的定位,并且要从国际的角度来定位。
佛山无疑是应该把中高端制造业加一部分的传统制造业做强,整个佛山未来应该是定位于一个全球最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深圳应该定位在全球最具有创新活力的城市,东莞未来应该是介于佛山和深圳之间的,既有创新能力又有制造能力的城市,所以每个城市之间都要形成错位和比较优势。
整个珠三角地区,既有深圳的创新,也有佛山强大的制造,成为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创新集群,而且整个创新能力会比长三角要强,专利的注册、科技的研发投入还有企业的创新在珠三角是生机勃勃的。所以我觉得珠三角会成为全球最有活力而且竞争力最强的区域,这样会彻底改变珠三角上一轮简单的、低附加值的、低成本竞争的制造工厂现象。
佛山应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
佛山将来会长出一批真正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能造出一批品质、品牌跟国际需求相符的品牌产品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是因为各类成本优势的丧失被逼往上走,另外一个方面也是因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已经到了需要转型的时候。
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提高,商品的替代增加,消费者原来的数量需求真正转向质量需求。中国的中产阶级在形成,中产的消费特点跟原来的低消费者、普通消费者最大的不同就是挑剔,这对于企业来讲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原来满足低端需求有办法,但是满足精、专、高质量性的需求现在严重虚缺。
在珠三角地区,有眼光的企业家已经开始意识到了这一点,不是说造得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造得越精附加值越高,现在已经从造越多越好的时代变成了造越精越好的时代。这是因为国内本身的消费需求在变化,逼着企业家自己变,在这中间只有有能力的企业才能长出来,长出来的企业跟国际的需求又是合拍的,容易国际化的。
我认为佛山将来会长出一批真正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能造出一批在国际上品质、品牌跟国际需求相符的品牌产品。这样的话也能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行业,有些可能就是传统行业,比如佛山的一些铝型材代表企业、佛山的美的等。未来中国有可能产生新一批进入500强的传统企业,也有一批中高端的企业。
开放和改革一定要好好用在产业升级上
佛山一定要有一种危机感,光靠草根没有开放,可以做到充满生机,但是很难做到最强
产业转型的升级过程是由国际需求变化带来的、是由成本推动的。整个产业的转型升级的表现在于,一是在传统产业里长出一批更强的企业。二是长出一批中高端的企业。由于这里的企业家经过几十年的培育,这里有很好的环境让企业家成长,这里有一批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会根据市场的机会又造出一批向中高端制造业迈进的新企业。三是长出一批新行业,例如机器人产业、新能源产业、电子产业的升级换代等。
机器人产业这一类的产业是怎么长起来的呢?实际上,第一是劳动成本太高,企业机器换人把一些环节给替代掉。第二,在机器换人的过程中又看到了整个成本变化的机会,转而为替代劳动力的行业造机器人,这样一来就会长出很多新的行业出来,这些东西又是符合整个成本变化的需求。第三,是对质量需求的提高,例如机器人产业对制造业有非常好的前景,除了替代成本,也解决了人工的不稳定性。所以未来在这个地区会产生一批应对成本变化、应对成本需求的新的产业,而且这些企业已经在佛山出现了,这些企业未来不仅仅是对国内的,还是国际化的。
我一直非常主张中国的开放和改革一定要好好用在产业升级上。
上一轮的开放就是提供便宜的土地、利用全国劳动力招商引资,但这个时代过去了,佛山一定要有一种危机感,光靠草根没有开放,可以做到充满生机,但是很难做到最强。
佛山应适当增加外资比重
第一是要有高新独特的科学技术,第二就是要增加外资的比重,来形成对本土民营企业的压力,形成竞争优势
在下一轮的制造业竞争中,没有深度的开放很难做到世界最好的制造业,我们上一轮的开放靠的是低成本,下一轮的开放,真要成为世界先进制造业的高地,企业家的能力必须是国际化的,造的产品必须是在国际上能立足的,品牌是国际化的,这就对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走一个更强的技术路线,真正要靠技术来培育产业优势。
我的一个观点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有第二轮的开放,我们第一轮的开放就是低成本,第二轮的开放是真正将有技术优势,有强大的企业组织能力,也有很强的技术培训体系的这些国家的开放引进来。未来的产业升级主要靠的是企业家、优质品牌、技术路线、强大的技术培训、技术体系。未来有一个怎么开放的问题,不是简单地引进资本的问题了,是要怎样形成一个强大的制造业体系,哪些国家有优势,选择性地深度开发,为整个产业升级服务的开发,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从佛山来讲,现在跟东莞比较起来,有非常强的民营企业,有非常好的为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包括金融服务体系,但是开放度上比东莞略弱,要提高外资的比重。
像佛山这个地区,第一是要有高新独特的科学技术,第二就是要增加外资的比重,来形成对本土民营企业的压力,形成竞争优势,这样才会造出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才能长出国际范的企业家,不然的话就是草根。
还有一个就是需要做到城市治理现代化,未来对人才吸引非常重要,要是没有比较好的人文环境,除了企业家不愿意到你这里来,还有技术工人、普通工人也不愿意在你这里,所以整个城市的治理水平,整个城市的环境对未来整个区域的竞争力非常重要。未来的佛山需要的是一座效率非常高的,人文环境非常友善的城市形态,需要从原来的工业形态进行转变,这些都需要政府去做。
所以,我的观点是中国现在所发生的这场产业转型升级是真正的革命,是一场制造业的革命,这场制造业的革命是真正把中国推向一个强国的重要机遇。
转型升级,挺进制造业强国
作为一个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制造业
回顾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开始搞了一轮国家工业化,由此初步形成了一个基础的工业体系。该时期国家工业化模式基本上就是一个内循环的,自己造自己用,它没有跟市场接轨,没有民营经济以及民营工业的支撑,整个工业基本上就是内部循环,效率低下,不可持续。然后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开始改革开放。也可以说我们整个改革开放,实际上是整个中国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一些乡镇企业和外资开始发展,制造业开始成长,出口导向的经济模式也开始形成了,尤其是南方各地园区的兴起,中国后来就变成了世界制造工厂。
然后到了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企业的发展开始解决很多短缺的问题,然后到外资的引入,开始跟国际接轨,再到民营、乡镇企业、跨国公司兴起以后,解决短缺或者过剩的问题,并且利用国际市场,真正推动中国成为一个制造的大国。从国际竞争力来讲,中国这一轮的产业转型升级决定了中国未来是否真正能成为一个强国,反过来讲,作为一个强国,必须要有强大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制造业。
于是,大家认识到了制造业的重要性,但比这个更重要的问题是目前全国的制造业情况到底如何?中国经济增长正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地进入“换挡期”,中国的制造业也处于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世界经济增长的低迷和外需疲弱,直接危及成千上万中国出口导向型制造企业。中国消费结构和层次向追求个性、高品质、安全、 健康 的新消费需求转变,给习惯于“广种薄收”的中国制造企业带来不适应。各类要素成本的迅速抬升,导致一直引以为傲的中国制造业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互联网信息技术和电商平台的兴起,不仅直接冲击实体商业,而且波及实体制造业。
在大变革面前,对中国制造业地位和作用的质疑之声迭起之际,中国制造业还会延续曾经的辉煌吗?中国制造业未来将何去何从?中国还需要继续以制造立国吗?制造业如何完成转型升级?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关乎创新大国和经济强国的建立,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
接下来的这个坎非常重要不经过转型升级的这一轮淘汰,长不出更大的企业家
我觉得中国在接下来这一轮的这个坎非常重要,这个坎就是你是否能真正迈向高劳动生产率的国家,这取决于制造业的竞争力,而制造业的竞争力核心就是制造业从原来的低端迈向中高端,即中国是否真正在制造业转型升级当中形成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创造产业型产业,这里面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新产业。
另外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会长出一批真正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企业家。整个上一轮的跨国公司、民营企业的成长有一个好处:即企业家在成长,长出了一批这样的企业家。但是这些企业家如果不经过制造业转型升级这一轮淘汰的话,长不出更大的企业家。只要企业家长起来,企业家精神不垮,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就会迈向一个新的台阶。
此外,中国与美国、欧盟以及日本之间的竞争未来会变得更加白热化。在未来劳动力成本的竞争上,我们现在还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如果像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劳动力的替代使整个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了,原来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就会更加弱化。从国家跟国家之间制造业的竞争来讲,可能就是你能否选择在这个阶段还有成本优势,但同时又把各块其他成本进一步降低的环节,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现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机器人替代的核心技术都在美国、欧洲这些国家,除了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拼的就是制度成本。
这轮产业转型是真正的制造业革命能否迈向中高端,是决定中国整个制造业能否变强的关键
尽管我们可以说中国制造业的市场份额很高,但从价值链上来讲是处于低端的,而很多跨国公司在成本上升后,就开始转移到其他地方,并不足以支撑中国制造业变强。可以看到,现在在国际分工体系里面,中国有了一块,跨国公司那部分就加入到国际大循环中,而民营企业这部分主要还是帮人家做代工,我们本身没有一个强大的工业。
如果这一轮的转型升级做得好,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就会有可能提升,但如果转得不好,原来低端的没了,中高端的也没建起来。很多人说中国可能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其核心就在于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之后,是否会因为各类要素成本增长,制造业就没了,没了就做不了什么强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
制造业转型也面临很多困难,比如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还有能源、电力,也包括涉及到政府方面的成本都在提升,国际竞争上的低成本优势开始丧失,未来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到底怎么转?哪些可能会死掉?哪些会转走?哪些会升级提升价值链位置?都需要仔细去调研。
从这一轮来看,中国制造业能否从原来的低端迈向中高端,是决定中国整个制造业是否能变强的关键,迈向中高端的制造业变为强国,中国制造业才有可能进入高收入领域。
我的观点是中国现在所发生的这场产业转型升级是真正的制造业的革命,这场制造业的革命是真正把中国推向一个强国的重要机遇。我们上一轮搞制造工厂,这并不是强国,只是解决了从农村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收入从低收入到中高收入增加的问题。但中国从低收入迈向中高收入阶段必须是靠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要缩小跟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国家跟国家之间的竞争只能是劳动生产率的竞争,劳动生产率的竞争的核心是企业提供给劳动者的竞争力要提高。文/刘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