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之本太重要 ----每周影市观察 | 波记观影

08.06.2016  22:50

近期上映的一拨电影中,国产片“ 习惯性流产 ”,我们也习惯了。

我相信剧本弱是国产片低迷的顽症。

本月5日,参加莞城影视促进会的“走向编剧之路”圆凳会议,听知名青年编剧王沐分享其创作经验,颇有营养。

1987年出生的王沐年纪不大,阅读量大,观片亦多,功底扎实,且有成功案例,如他编剧的《少女娜咤》曾获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他认为剧本的关键在于人物,人物生发故事,人物扎实则故事精彩。所以他编故事,首先对每个人物做详细的笔记资料,将其前生今世、来龙去脉搞清楚。也许关于人物的记叙90%在电影里可能用不上,但能让每个角色立得住。

其次,重视故事发生的环境,他会实地考察,寻找地方的质感。他觉得《老炮儿》口碑佳与写出了地域质感密切相关。

王沐认为人物加环境占剧本的七成,剩下的才是结构与节奏、情感联结点、创作动机,等等。

我认定王沐根基好 ,技术好,心态正,三观正。

可惜我们太多的编剧缺乏学习精神,缺少工匠精神,不肯下苯功夫,认真打磨人物与故事。喜欢胡编乱造,凭空想像,随心所欲,违反规律,人云亦云,雷同乏味,造成中国电影量多质次,烂片一萝筐。

王沐编剧分享会前一天,我还参加了首部莞产动漫电影《斗龙战士之星印罗盘》粉丝见面会。该片源于六年前的大IP《斗龙战士》,作者即东莞女神级作家王虹虹,已拍了180集电视动画片在央视、网络等渠道播放,受众突破50亿人次。按道理这部耗时三年, 投资 过千万的动漫电影人气旺,又放在“六一”上画,档期绝佳,本应有市场,结果票房一般,不足600万惨淡收场,可惜了一个优秀IP。剧本肯定存在问题,豆瓣、时光网评分较低即说明问题。我看完后觉得角色过多,不够生动,冲突不集中,节奏欠火候等毛病削弱了观赏性。

电影与电视有较大差距。电影浓缩精华,短时间内保持观众兴致勃勃,需要技巧,需要细琢。虹虹说,原来两个小时的电影压缩到75分钟,很多戏没有了。显然她亦不满意。

本周最火的电影叫《X战警:天启》,4天4.32亿。该片与《美国队长3》《蝙蝠侠大战超人》一样均为漫改电影。一群甩酷超炫、异禀天赋的变种人进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天崩地裂、世界未日的影像奇观,全球各地著名城市的养眼取景,美国人拯救世界、重视家庭的价值观呈现……万变不离其宗。好看是好看,看多了也腻味。

越是好莱坞大片当道,越是非常渴望有更接地气的,讲述身边人故事的中国优秀电影。好电影离不开好本子,愿中国编剧能沉住气,静下心,别浮躁,好好打造本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