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光耀:以改革应对“十三五”时期的外部挑战
⊙本报两会报道组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昨日在出席政协经济组的小组讨论时强调,“十三五”规划立足中国,但这期间的外部环境影响不容忽视。从目前的情况看,全球经济的挑战性、复杂性、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至少在四个领域表现得非常严峻。
首先是全球经济持续的下行压力。IMF已经把2016年度全球经济增长率下调到3.4%。2015年年初,IMF把全球经济增速调整到3.8%,最后全球经济2015年实际的增长率是3.1%。按照IMF的标准,如果跌入3%以内,意味着全球经济衰退。就在两周前,OECD已经将全球经济增长率调整为3%,虽然不如IMF权威,但至少给出了一个警示,就是全球经济到2016年已经到了衰退的边缘,这值得中国高度警惕。
第二,全球贸易增速的下降。去年全球经济增长3.1%,而全球贸易增速只有2.8%。在这种外部环境下,去年中国的贸易也出现了近几年来从未有过的压力。一个细节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就贸易增长设定具体指标,只有改善贸易条件这一原则性表述。与贸易增速下降密切相关的,是大宗商品特别是石油价格的下降。
第三,全球的利率水平是二战以来最低的,而且目前来看还可能进一步降低。欧元区已经实行0.3%的负利率,日央行已经实行0.2%的负利率。这两大经济体如果不走出困境,会继续施行负利率,这会带来两大挑战:首先,全球性的通货紧缩压力,全球对此都没有成熟的应对经验;其次,银行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负利率必然吞噬银行的利率,比如欧洲的银行目前已经很困难。
第四,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目前,新兴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分化态势,中国和印度经济继续强势增长,但巴西和俄罗斯困难重重。叠加美联储的加息政策,资本外流的情况也十分严峻。在前不久于上海召开的G20财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各方对此的表态也十分慎重。
朱光耀强调:“我们有信心通过改革来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十三五’规划中新增了一个指标,即‘科技进步贡献率’,我认为这非常重要,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潜力从何而来,创新的理念如何实现。客观地说,中国前些年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有所下降,这固然有中国的科技水平比全球先进水平进一步缩小的原因,但也有中国科技创新成果的商业运用落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客观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