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发力 东莞传统制造业享受智能制造红利

24.04.2015  13:27

4月21日,东莞松木山水库微波荡漾,25岁的陶师正和同伴推船下水,刚刚投入市场的电动船外机开始启动。嘀嘀的马达声传来,气垫船向水中央驶去,留下湖光十里一叶舟。

在过去的半年时间里,只要是天晴的日子,下水试验电动船外机的运行状况成为陶师正和他的科研团队最为日常的工作。这是一群生于1990年左右的青年创业者,在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他们凭借在机器人运动控制领域的技术优势,将自主研发的环保纯电动船外机远销欧美国家。

在东莞,机器人产业正在成为一项新兴的战略性高新技术产业。凭借东莞制造业积蕴多年而成的全产业链聚集优势,东莞机器人产业的聚集地松山湖,已吸引了一批具备自主研发能力的青年群体到此创业。

与此同时,机器人产业的快速成长也为东莞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大力推进“机器换人”的经济发展新时期,身处转型爬坡越坎阶段的东莞,开始享受到智能制造所带来的发展新红利。

“90后”研究生创业松山湖

2013年开始,松山湖提出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园区主导产业之一,一大批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青年群体来此落地,以研究带动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的硕士研究生陶师正创业已经两年了。在香港读书时,因学校临海,陶师正常和同学到离海岸不远的小岛游玩,可每次划船出海来回都得花上三四个小时,他们去市场上购买船外机,却发现都是柴油机或汽油机,不仅体型大、价格贵,还给海域留下污染。

见到传统的燃油船外机存在众多不足,陶师正和几位同学联想起当时风头正劲的电动车特斯拉,并由此萌生了将船外机做成纯电动供能的想法。他们借助互联网数据进行市场调研时还发现,随着不少国家对水域污染的日益重视,全球电动船外机市场需求正在逐渐放大,而当时国内并没有专门致力于此的机器人制造企业。

攻读机械工程专业的陶师正在校时就多次参加国际性机器人比赛,他拉来几位常常一同参赛的同学,一起构思制造电动船外机。几个年轻人的创业梦,得到了他们的老师、香港科技大学自动化技术中心主任李泽湘的支持,后者不仅为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还为其筹措到首笔创业研发资金。

2013年,陶师正注册成立逸动科技有限公司。最初,为了采购方便,他们将研发场地设在深圳南山,但测试船外机运行状况需要有大片的水域,陶师正常常要运着大量的设备赶到松山湖,在松木山水库下水试验。到2014年底,陶师正索性将企业入驻松山湖。

当时,松山湖已经聚集了一批机器人制造企业,其带动者正是李泽湘。作为全球运动控制领域的知名学者,李泽湘所领衔的运动控制与先进装备技术国际研究团队,在2010年作为广东省首批引进的12支创新科研团队之一进驻松山湖。

2013年10月,松山湖提出建设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李泽湘成为产业基地的负责人,在其引导之下,一批青年群体到此创业。

事实上,在过去几年,随着中国经济转型所带来的市场需求天量释放,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制造业迅速成长。仅2013年以来,广州、东莞、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城市便相继出台鼓励政策,提出将在未来数年大规模推进“机器换人”等智能制造工作。

一份针对珠三角机器人市场的调研报告预计,未来2至3年,珠三角地区工业机器人市场将以超过30%的速度增长,珠三角或将成为中国新一轮制造业升级的引领者和“发动机”。

而从目前国内区域发展特点看,与长三角依靠机器人国际巨头生产基地聚集、东北依靠老牌国产机器人研发企业带动不同,以松山湖为代表的珠三角机器人产业异军突起,更多的是依靠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青年群体。

南航将执行广州至泰国曼谷廊曼航线
中新网广州4月6日电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6日宣布,广东大洋网
30日下午广州出港机票搜索量瞬间涨4倍
大洋网讯 11月30日广州市番禺区、荔湾区、白云区广东大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