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完成首例机器人脊柱手术 精准定位误差不到1毫米
“好,置入下一枚克氏针……”手术床旁,一台手术机器人正在有条不紊地操作。约两小时过去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沈慧勇团队实施的广州首例骨科脊柱机器人手术顺利结束。
据悉,这台手术机器人不仅能规划钉道,还能代替医生给病人的脊柱“打钉子”,填补了国内脊柱手术机器人的空白。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 通讯员刘文琴、蔡兆鹏
手术中的“欧博士”:有导航会监控手术更精准
脊柱的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风险高。置钉是脊柱外科的基本技术,然而,在临床上,由于病人情况的差异和医生技术水平的参差,部分患者仍会出现因置钉不良而导致的并发症。
“涉及置钉的脊柱外科手术要解决三大难题,即显露视野局限相对差、手工置钉的精度较低和不稳定、各地技术水平不平衡”。沈慧勇教授介绍,“欧博士”可实现实际进针过程中的精准定位,与规划方案误差在1mm之内。
“欧博士”有导航功能,能自主置入定位针,同时能在术中进行实时监视、破壁保护,在国内外均属首创。手术过程中,当“欧博士”将定位针置入至椎弓根后,医生可沿着定位针扩孔和拧入螺钉。该院骨科教授黄霖特别提到,自主置入定位针,意味着可大大减轻医生的劳动强度,减少人为误差产生的机会。
破壁保护是“欧博士”的又一“亮点”。临床医生最不愿意遇到的情况是,克氏针穿透对侧的骨皮质,对患者的中枢神经或血管造成伤害。“欧博士”能对置针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将实时的压力和骨钻转速等多个参数反馈给医生,它能对置针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参数一旦超出阈值,就会立即自动启动破壁保护,保护患者的神经和血管,这一保护机制对置针过程中保障手术安全相当重要。
医生眼里的“欧博士”:能替代我们的双手
截至目前,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骨外科智能机器人已经辅助完成7例手术,病人术后情况良好。
专家介绍,擅长软组织手术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面世后取得长足发展,不过跟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不太一样,这台骨科手术机器人名为“欧博士”,专治“硬骨头”,是硬组织手术机器人的代表。沈慧勇透露,“欧博士”骨科手术机器人是为了解决手术精度和安全问题而研发的,是骨科学、影像学、计算机科学、系统控制、导航定位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目前,在关节置换、脊柱和创伤骨科等领域,骨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应用均大有进步。“以‘欧博士’为例,它能替代医生的双手,医生打钉子不一定能打到最佳位置,但机器人在这点上有优势。”黄霖说。
据悉,广东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在7月27日~28日的省骨科年会上还成立了智能骨科学组,致力推进智能骨科领域的深入研发和临床应用。
“欧博士”上场
搞掂阿伯脊椎
8月1日,65岁的老唐因为反复腰腿痛住进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经过沈慧勇教授团队检查后,他被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治疗团队一致认为可以用“欧博士”这一专治“硬骨头”的手术机器人给老唐进行治疗。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沈慧勇率团队对老唐实施了手术机器人脊柱外科手术,他们一边密切关注屏幕上机器人的各项反馈参数,一边监视机器人置钉的位置与方向,同时术中神经监护人员也时刻关注着老唐的神经功能。术后,通过X光片复查,置入老唐脊柱的克氏针(骨科常用的一种内固定的定位针)全部精准定位,老唐康复良好。
大显身手的“欧博士”优势明显。“欧博士”的“一臂之力”让此次手术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也让手术时长比原来缩短了约一个小时。术中,X线照射量减少高达80%,失血量减少,组织创伤减少,手术风险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