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谈“机器换人” 挖掘科技红利:东莞老板“招工”记

22.05.2015  10:51

“人不够,机器凑!”指着车间里上下翻飞的自动化设备,57岁的蔡志浩露出难得的俏皮。“这个凑,可不是‘凑合’,是提升,是进步,是革新!”听到记者笑,他转过脸来,煞有介事地强调。

蔡志浩是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这些年来,工厂用工每年递减10%,产值却每年增长10%。“多亏‘机器换人’换得早。”他感慨。

用工吃紧:介绍进来一个人奖励600块

办了20年的厂,蔡老板可称得上商海老手。2010年,他来到东莞电子名镇石碣,从台湾人手里收购了这家专做智能手机电路板的工厂,成立了东莞市五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并把公司的总部迁到这里。不过,比起之前在梅州创业,在深圳发展的经历,这次经营,让他觉得很不一样。

“过了一两年,明显感觉用工渐渐吃紧起来。”蔡老板回忆。以往,工人回家过完年,一般来年元宵节前就基本到齐了。可那一年,元宵节都过了七八天,人手还缺三四成。他盯着墙上的生产进度表,急得心里直冒火,一个电话叫来了人事经理,劈头盖脸一顿训斥,可人事经理也觉得委屈,“这两年招工越来越难了,各家都是这个情况。崇焕路上到处都贴满了红纸黑字的招工告示,都写着‘急招’‘诚聘’,是个人就要!”

从一个无线电维修工起家,手把手把厂子做大,蔡老板凡事都习惯亲力亲为。他带着人事经理,亲自坐镇劳动力市场自家摊位。果然,市场里的人流稀稀拉拉,跟他早年开厂时熙熙攘攘的招工印象完全不同。偶尔有三三两两的人路过他们的摊位前,漫不经心地上下看看,驻足谈一会儿,也不表态,拿份宣传资料就拔腿走人,连个电话号码都懒得留。

“发动工人,把认识的老乡啊、亲戚啊,都介绍来,介绍进来一个奖励500块!”订单任务迫在眉睫,蔡志浩急得不行。可500块钱在那个时候也失去吸引力,蔡志浩咬咬牙,把奖励提到了600。一个月后,工人才基本补齐。“现在想起来,那段日子可真不好过。”蔡志浩说。

初尝甜头:现在一个人可以干过去16个人的活

今年的问题是解决了,那明年呢,还要这么费劲儿?

回到办公室,蔡老板琢磨开了:要标本兼治,必须进行自动化改造,用机器代替人工。可自动化的一次性投资大,一台机器都得几十上百万,他一时有点犹豫不决。

这时,财务部门送来的报表让他下定了决心——产品出厂价好几年原地踏步,可工资支出这一块又涨了。“这些年人工成本每年增长10%—20%,过去一两千就能招到人,现在低于3000人家基本连看都不看。加上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社保、加班费一样不能少,企业实际付出的劳动力成本更高。”

2013年12月,蔡老板花了50万元,先购进了一台全自动钻针研磨机试用。“做电路板首先要用钻针在板上打孔,每个钻针可以重复使用四五次,用过之后都要重新研磨。”见记者一脸茫然,蔡老板很“专业”地解释道,以前都是靠人工,用手一个一个磨,熟手也要7秒钟做一个。买了这种全自动研磨机后,“我们测试过,1台机的效率相当于过去4个人,1个人可以看4台机,相当于过去16个人干的活儿,现在1个人就可以搞掂了。”

人不够,机器凑,不光人手的问题解决了,投入产出算下来,还很抵。蔡志浩扳起指头一算:人工总成本每人每月大概是5000—6000元,两班倒一个岗位就是10000—12000元,一年就是10多万;而购买或改造一套设备需投资30万—50万,差不多3年就可收回成本。

“未来还要再减少2/3,只剩下1/3的人。”初尝甜头的蔡老板,像后生仔一样雄心勃勃。

未来目标:过去拼成本,以后拼技术

“如果光把‘机器换人’的意义看成减人工、降成本,就太低估它了。”蔡老板说。在厂房,记者看到,有一条长达120米的生产线,从上料到出货,一共要经过冲压、影印、刷漆、电镀等几十个环节的加工处理。

然而,这条生产线仅仅是电路板复杂工艺中的一道工序。“比方说打孔,现在要求每个孔的直径只有25微米,人眼看都看不到。再比如有些电路板有24层,压缩到一两毫米的厚度之内,这些人工都办不到,必须用机器。”蔡老板感慨道。

“现在,政府每年拿出好多钱来帮我们‘机器换人’。这不,我也申请了个‘高端自动化印刷线路板设备生产线改造项目’。”蔡志浩告诉记者,现在五株已经有一个设备制造部门,能给自己提供部分设备。

“我办工厂这么多年,‘机器换人’让办厂套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过去是总想着怎么尽可能拼成本;以后是想着怎么用更先进、更精密的机器、设备,推动技术升级、产品创新,挖掘技术红利。”蔡老板由衷地说,除了减人工看得到的效益,“机器换人”带来的这些看不到的效益是无法估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