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换人”的东莞样本:袁宝成做客央视推介东莞战略

19.10.2015  10:18

10月11日,袁宝成出席央视《对话》节目。图为节目录制现场(记者 郑家雄 摄)

一个机械手两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

央视 财经 频道《对话》栏目昨晚播出专题,向全国推介东莞“机器换人”战略

东莞时间网讯 一股用自动化、智能化设备替换劳动力的“机器换人”热潮,正在席卷全国,其中广东、浙江等制造业发达地区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而有着“世界工厂”之称的东莞,更是其中“换得最早,换得最超前”的地区,六成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了“机器换人”。

昨晚9时55分,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组以专题的形式、用60分钟的报道《“机器换人”的东莞样本》,向全国介绍东莞“机器换人”计划的前后、收获和启示,用东莞“机器换人”的样本讲述“中国制造2025”的故事。

采访中,央视著名主持人陈伟鸿“对话”东莞市市委副书记、东莞市市长袁宝成,及企业界、科学界、员工代表,通过与东莞“机器换人”战略设计者、计划实施者与政策影响者的一席谈,真实、鲜活、系统地讲述东莞为什么要力推“机器换人”、如何推进“机器换人”及推进“机器换人”获得了哪些成果与启示。

报道一经播出,引发强烈反响。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相关负责人就告诉记者,可以说,在“世界工厂”东莞实现制造业“机器换人”计划,不仅较好地处理了“机器换人”“换人”与“换脑”、选用国产机器还是外国机器等关系,其新潮理念和务实行动更是中国制造迎头赶上的一个方向。

精密的机械手,自动化的数控机床,这里竟然空无一人,安静得只能听到机器的“沙沙”的转动声。《对话》栏目的开篇,以走进东莞工厂为序,带观众身临其境地走进“世界工厂”东莞实现制造业“机器换人”计划。

主持人陈伟鸿说,东莞在实现“机器换人”工程的过程中,有一个密码箱,只有回答上述一系列问题后,才能获得东莞“机器换人”的“核心芯片”和真正密码。

这三个问题分别是:在“世界工厂”东莞实现“机器换人”计划,是必须的吗?“机器换人”是“换人”还是“换脑”?“机器换人”用国产机器还是外国机器?

焦点1:“机器换人”是必须的吗?

通过机器换人保持东莞综合成本竞争力

“世界工厂”东莞推进“机器换人”计划,是必须的吗?对陈伟鸿的这个提问,袁宝成语气坚决地说,这个答案肯定是必须的。他接着说,随着人力成本逐步上涨,劳动力短缺现象的发生,说明制造业的刘易斯拐点快要到了,面临着成本压力和外来竞争的形势,东莞通过机器换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使东莞在综合成本上始终保持全球适度竞争力。

“机器换人”也与幸福挂钩。袁宝成说,我有一个观点叫做懒汉推动社会发展,“人不想洗衣服,就发明了洗衣机。人不想去挖冰块,就发明了冰箱。”因此,“机器换人”是最大限度地“解放”制造业的简单劳动力,将他们从单调、重复、繁重、脏乱差的工作环境中释放出来,让人们的工作、生活更有品位,更有尊严。

这一席谈,企业家有着切身的体会与感悟。东莞市巨冈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光景说,现在,90后这一代的工人不太愿意从事重体力劳动,而现在从事这些体力劳动的工人年龄都偏大,所以即便一再降低招工的门槛儿,也很难解决这部分的劳动力的问题。

用工短缺伴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一同出现。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创始人李泽湘说,从人力成本来讲,越南、印度、印尼等国家人力成本是中国的1/3。中国工程院制造业研究室主任教授级高工屈贤明也说,前十几年,中国劳动力成本只有美国的1/10,但现在就是1/4至1/6。

唯美集团已在美国设厂。该集团董事长黄建平进行了更为深入的调查。他说,美国的人力资源成本相当于中国4到5倍。但它的综合成本可以跟中国竞争。目前来说,在美国生产瓷砖的成本跟中国生产瓷砖的成本是一样的。

一番论述之后,“机器换人”到底值不值?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苗圃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机械手将近人民币30万元,员工综合成本达六七万元,那么按一个机器人替代两个工人的话,两年左右就会收回成本,“所以现在应该到了机器换人的时候了。”

焦点2:换人还是换脑?

把人从高强度、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机器换人是“消灭人”还是“解放人”?  “肯定是解放人。”面对主持人的第二个问题,袁宝成的回答铿锵而有力。

袁宝成进一步说,“机器换人”留下来的人肯定是会操作机器人的人,或者说能够监控机器人生产的人;而“走的人”可以经过培训,重新上岗,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机器换人”换回的是机器人产业。袁宝成系统阐述了东莞机器换人的两重深意。他说,通过“机器换人”培育机器人产业。东莞通过“机器换人”入手,一方面降低制造业总体成本,一方面储备大量机器人产业人才,完善机器人产业链条,衍生出、演化出与机器人相配套的产业,使东莞机器人产业在中国乃至全球有一席之地。

“通过机器换人,可以将工人们从比较差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苗圃以本企业为例说,他们的打磨车间,底下有一定粉尘,也存在一定隐患。2014年他们经过改造,运用机械手自动打磨,没有任何风险。

“以前打磨工艺,工人们一天的工作强度很大,也是重复性的工作,现在基本上不需要了。”陈苗圃认为,“机器换人”是把人从高强度、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

黄建平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了“机器换人”带来的影响。他说,在东莞经过产业升级的提升以后,员工的素质也提升了,“他们的工人经过几年培训提升后,回到家乡农村可以做村干部了。”

“机器换人”换人不是唯一的目的。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执行总裁王建说,今年6月份劲胜和东莞的机电学校一起合作成立新鲁班劲胜学院,这个学院设置了软件设计、机械制造、财务会计,“我们看到未来智能工厂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我们培训员工,让他们更容易上岗。”

焦点3:用国产机器还是外国机器?

加快缩短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的距离

机器换人是换国产机器还是外国机器,选择A:国产机器,选择B:外国机器。面对这一问题,袁宝成加了一个选项C,即国产机器+外国机器。

为什么做出如此选择?袁宝成说,机器是英国人发明的,很多核心知识产权在人家手上。作为地方政府在制度安排当中,我们应该鼓励采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设备,但在国产设备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就要引进国外设备,然后再消化、吸收、创新。同时,东莞企业家要有信心,要有企业家精神,加快缩短国产设备和进口设备的距离。

袁宝成说,有人担心国内工业机器人供应不上,或者质量不能保证,或者研发水平跟不上,这个时候政府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但一定要到位。东莞今年成立两家机器人研究院,政府给予一定支持鼓励他们研发机器人核心系统、控制设备,“尽可能让我们跟国外的距离抓紧缩短。”

李泽湘持有相同的观点。他说,我们不能一直靠国外的设备来支撑中国制造业或者东莞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如果5到10年内不能改变当前的格局,中国、东莞整个装备产业就会面临危机。

李群自动化的总经理石金博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日本有一家百年的设备制造企业,为什么有这么好的生命力?这家企业负责人讲,最开始他父辈传承一句话,永远给你客户多20%,也就是意味着在做设备或者是在做技术的时候,永远想着的是您出100元,我给您120元的东西,“因此,到了今天我们不能再接受说中国制造等同于山寨,等同于打折。”

“中国制造业需要重塑工业精神。”黄建平认为,机器换人=机器+工业精神+技术升级,“我们希望它做出来的产品能够促进整个工艺和技术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