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机遇——第十四届穗台校长论坛”在广州举行

31.08.2018  10:53

方滨兴

吴清基

吴连赏

卢宇彤

30日,作为“2018穗台交流系列活动”之一,以“新时代新机遇——两岸暨港澳产教融合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第十四届穗台校长论坛”开幕,来自两岸及港澳的近百所高校校长、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200多人参加论坛。本次论坛设主旨发言、互动发言及议题发言等三个组成部分,与会校长专家及企业界代表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为产教融合积极建言献策。

30日,为推动两岸及港澳产教融合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搭建产教资源交流平台,作为“2018穗台交流系列活动”之一,以“新时代新机遇——两岸暨港澳产教融合交流与合作”为主题的“第十四届穗台校长论坛”在东方宾馆召开。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东,广东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黄兆芬,广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曾卫东,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教科部副巡视员张总明等领导,以及来自两岸暨港澳的近百所高校校长、专家学者及企业家代表200多人参加论坛。

王东副市长在论坛上的致辞中介绍了改革开放40年广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他强调,近年来广州高度重视高等院校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鼓励高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建设方面发挥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从今年开始,广州市教育局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率先联合打造集人才源、创新源、技术源与信息源为一体的“产教融合示范区”,预计到2020年,基本建成“政校行企四方联动、人才供需精准对接、资源集聚融合发展”的国家一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

记者了解到,“穗台校长论坛”自2005年开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14届,主题涵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产教融合等领域。两岸及港澳累计共有1013所学校、1894名校长及专家学者参与论坛。本届论坛是“穗台校长论坛”创立以来首次覆盖两岸及港澳地区且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交流盛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名誉院长

方滨兴:要解决学术与实践脱节问题

方滨兴谈到,一些相关领域毕业生数量较少,学术知识跟实践之间的关联性不强。为了建立课堂与社会的联系,他们正尝试以演练、竞赛等方式,解决学术和实践脱节的问题。

方滨兴提议,要推进产学融合,可以加强资源的整合,未来可由广州大学网络空间先进技术研究院牵头,“台湾高校哪个感兴趣的,我们联合做一些网络领域的探索,以此迅速提高大家的实践水平,共同把网络安全教育搞好。

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

吴清基:两岸可合作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育

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认为,学校比企业有着某些方面的研发特长,譬如部分高校拥有大量高学位研发人才,有精密的教研设备,教学方式也在不断精进,缺少的只是研发资金。这正切合了与业界合作、让理论与实务结合的互补性。

吴清基建议两岸合作可探索“订单式”人才培育措施,台商和大陆企业界都有着跟学校紧密合作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一定要局限于当地,而是可以流动,最终的愿景是,两岸产学携手,共组创投公司,大专院校与业界共同培育人才,并争取设立产教融合的资源共享中心,让产教融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全球竞争力。

高雄师范大学校长

吴连赏:谋划跨越式、国际化的发展应对未来市场挑战

高雄师范大学校长吴连赏说,以经贸发展长盛不衰为特色的广州,要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扮演全新的门户角色,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尤其关键。他认为要着重考虑学生培育水平,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质量平衡,以及产学转化的水平。吴连赏以本校经验为例,要启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提前融入创业氛围,为此高校可自创品牌,以此带动产学研融合的内生力量,“要谋划跨越式、国际化的发展,才能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

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主任

卢宇彤:产教研相辅相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中山大学国家超级计算机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分享说,中山大学在以人才为根本的工作目标下,遴选了一批优质企业,参与教学和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并引进和建设高质量的行业和企业课程,培育专业人才素质、实践实操能力。

比如,中山大学的电子和信息工程学院为学校开设的行业与认知课程,邀请了多位企业专家进行行业知识分享,计算机学院则与华为、微软、谷歌、IBM等国内外一系列知名创新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产教研的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可以助力当地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卢宇彤说。

大咖互动:“世界变化这么快,高校能否跟得上?

大学毕竟是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龙华科技大学校长葛自祥认为,大学有自身的社会责任,大学的科研人才和科研能力可以帮企业解决一些问题,促进产业经济发展。但在推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不免会遇到许多挑战。

谈到产教融合,大家都会有一种印象:应用型大学似乎比学术型大学更弱势,应用型大学多是职校或专科,读职校或专科的学生没那么优秀。”葛自祥特地指出,社会应该重视应用型大学。他说,“事实上,培养爱迪生跟培养爱因斯坦是同等重要的,学生也有不同的属性。所以在产教融合这条路上,我们要有信心、骄傲地向前走。

葛自祥直言,“随着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我经常和老师们讨论,外面的世界变化这么快,我们的课程、老师跟上来了吗?”他说,有许多老师懒于与企业沟通,缺乏产教融合的意识。设施和师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他认为不管是专业设施还是跨领域人才都集中在企业居多,应该多把学生带到企业中学习。

在探讨产教融合的推进时,与会专家提出,学校和企业有不同的需求,当这些需求不一致时,该如何协调?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产教融合应该从一开始就构建好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的体系。在实践中发现,研发的成果一旦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后,原来的创新队伍常常被边缘化了,当资本进驻后,原有的良性循环体系面临被淘汰、被边缘化。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应该把这三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更好稳固并进一步深化研发成果。

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以华农与温氏集团合作的成功例子介绍:从单纯养殖业的合作发展到以养殖业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合作,绿化保护合作等,双方因需求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学校帮助企业在新的发展机遇中提供科研力量和技术指导,企业也有相应的人才培育模式、反馈模式满足学校的需求,这样产教融合才能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