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权力清单, 清除荒唐证明的滋生土壤

09.04.2015  13:47

陈先生一家三口准备出境旅游,需要明确一位亲人为紧急联络人,于是他想到了自己的母亲。可问题来了,需要书面证明他和他母亲是母子关系。可陈先生在北京的户口簿,只显示自己和老婆孩子的信息,而父母在江西老家的户口簿,早就没有了陈先生的信息。有人建议到父母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开这个证明。这意味着奔跑上千公里,陈先生很恼火:“证明我妈是我妈,怎么就这么不容易?”而更令陈先生窝火的是,这一难题的解决,最终得益于向旅行社交了60元钱,就不需要再去证明他妈就是他妈了。(4月8日《人民日报》)

如何证明我妈是我妈,这样的难题由人民日报来求证,自有另一番意味。网易网友@菊花乃雅俗共赏之物有点按捺不住:“60元,陈先生便不用证明母亲是自己母亲。也说明,部分人为了这60元证明了自己连人都不算。”此语虽然火药味十足,却获得了1万的点赞量。然而,相比这种情绪的宣泄,网友@不正常人类研究所指导员看问题呈现了另一种角度:“上千公里的路程,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运作,各种审批证明材料,最后都抵不过60元钱,而养这些部门的人的金钱,不知道是60元的多少倍?”

有人质疑,也有人连连叫好。如腾讯网友@臭豆腐/下集就说了:“这个是必须的。以后还要办一本‘你妈证’两年一审。如果遗失还要马上登报补办,工本费15元,身份证复印0.4元一份!”企鹅网友赶到,为此大胆设想叫好不已。网友@东城花小妞亦持此论:联想到众多类似于良民证的无“犯罪证明”、“无违反计生政策证明”、工作经历证明、离职证明、准生证,未婚人士的无生育证明等,要求出具一个亲妈证或你妈证,一点儿不外理。一来显得严肃,二来显得严谨。

当然,抱怨归抱怨,诸多证件包围了我们的生活却是不争之事实。如何应对,则是每个公民面对的必答题。网友@失魂人主张以彼之矛攻彼之盾:“碰到这样的人先要来一句:怎么证明你是人!你有人证吗?”搜狐网友@清水坝gangyi宾宝服饰颇有点诡辩色彩:“还要证明什么,祖国就是你母亲。”

当然,网友并非完全迷糊,还是@爱你不如久伴你一针见血:“还不是要钱?听了都很生气。”是不是要钱,人民日报在新闻内容当中给予了比较明确的答复,出了六十块,这所谓的证明就忽然免了。真是不知其从何处来,又不知其何以解决,陈先生被索要的“你妈是你妈”证明居然无证也自动生效,证实了陈先生是他妈的孩子。

对于这种循环式证明,或以证明为索卡钱财的手段,人民日报倒是指明了方向,建议让数据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信息化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和便利。

人民日报看到了问题解决所能依赖的技术手段,希望借助技术推动政府治理的现代化,使服务更趋人性化,倒也不失为众多技术宅男的心愿,也是一众技术官员的主张,从一定程度上确实能推动问题的解决。然而,要彻底地解决这类无所不在生生不息的循环证明,还得从简政放权下手。

总理李克强在今年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有一个生动的比喻:“简政放权是割腕,忍痛也得下刀。”依附在各式证明上的就是权力,依靠权力能滋生无数或明或暗的利益。一个证明甚至牵涉到一长串的利益链条,各部门各有分工,各有所得。这也是为什么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难,政府职能部门的改革多年来步履维艰,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只有通过简政放权,加大政府职能改革,落实权力下放清单,将社会能够提供的服务交由社会,将公民自行能够管理好的事物由公民自主负责。如此,才不会诞生出诸多“你妈证”这样的荒唐证明,才能进一步释放社会活力,减少阻碍社会资源活力涌流的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