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权益保障,让新故乡名正言顺

12.09.2014  12:53

      广东省统计局根据2013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分城乡加权结果推算,结果显示,2013年年末广东0-17周岁流动人口规模约447万人,与2010年相比,增加38.6万人。2010-2013年,0-17周岁流动人口年均增长率为3%,远高于同期常住人口增幅,2013年全省未成年流动人口占全部0-17岁未成年人人口的21.8%,即平均五个未成年人中有一个是流动人口。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未成年人日渐成为广东流动人口的主力军,这基本符合预期。在人口流动现象加剧的情况下,未成年人总量必然会呈上升趋势,有两种重要因素促成了这种现象,一方面,广东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对劳动力的吸引力依旧明显,“孔雀东南飞”的状况在延续;其次,上一代流动人口大军在工作地扎根,其子女跟随父母到异乡,其中不乏非劳动力的流动人口。后一种现象,即以家庭为单位的人口流动成为人口流动的新趋势。

  数据显示,广东0-14周岁的流动儿童规模为273.8万人,占全国总量的12.0%。虽无确切数据,但基本可以确定的是,这部分群体中的多数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流动人口,这种现象显然与改革开放之初存在较大差异。未成年人跟随父母到工作地,其中有的甚至是在异乡出生,对于这部分群体而言,他们的流动人口身份显然仅仅停留在户籍层面,就生活意义而言,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本地人。

  当然,即便是那些独自来到广东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故乡概念也在淡化。和上一代相比,新生代来到广东没有太多的重负,其与故乡的联系并不像过去那样紧密,他们离开家乡,选择一种生活方式,选择属于自己的前途。一种明显的现象是,过去的流动人口有着浓厚的家乡情怀,人流动,生活方式、文化习俗却没变,如今这种状况虽未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但松动很明显,流动人口有了在异地成家立业的条件,他们的很多诉求可以在当地得到解决,有调查显示,新生代流动人口有着更为强烈的融入城市的意愿,其表现为,流动人口由“谋求生存”向“追求平等”转变。这其中,由于未成年人的成长更加依赖公共服务,这就使得他们的权益保障,成为了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论及流动人口的未成年人权益保障问题,恐怕没有哪个议题像教育问题那样引人瞩目。过去一段时间,广东省的异地中、高考政策都受到了足够的关注,这是因为,一方面,教育是未成年人的核心需求,其次,过去的教育体制对流动人口未提供足够的便利,无数未成年人因教育问题而不能跟随父母到异乡。目前的政策变动基本平衡了各主要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大致的宗旨是,不仅要在考试环节给予足够的便利,还要增加资源供给,以保障流动人口的教育需求。不过,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其他利益相关方提出了不同意见,表达了他们的忧虑,这是制度惯性使然,今后在推动政策革新的过程中,既要依赖各方的妥协,还要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度,强化流动人口的权益保障。

  社会的发展伴随着流动性的增强,中国社会过去的发展从人口流动中受益,可以说,这一群体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今后他们当中的未成年人不乏将成为城市的新移民,对前一代人的亏欠,不如在新一代身上做出弥补,让广东成为他们的新故乡,迫切需要通过切实的权益保障来实现。

      (编辑:刘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