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石输了,人类没有输?
■ 李鑫灏
近日,在韩国首尔举行的围棋人机大战备受瞩目,韩国围棋九段名将李世石和谷歌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的世纪之战,以4∶1的比分由阿尔法取胜,人类棋手李世石败北。李世石在赛后说:“这次比赛,是我输了,人类并没有输”。
人类棋手的败北,让不少人怀疑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向人类的智慧发起了挑衅。人类的思维和能力难道不敌一台由人设计的机器?社会的进步难道要突破传统加入人工智能的革命的阵营?
其实,人工智能就在我们身边,只是还未完全普及罢了。在国外,美国亚马逊推出“机器小快递员”服务,日韩国家不少家庭也购买了“机器人管家”;在中国,2015年底工业机器人可达75000台,同比增长36.6%,“十三五”规划纲要也正式纳入相关的机器人产业发展项目;在梅城的客都汇,某餐饮店也已引进梅州首个餐厅服务机器人,它可以帮忙点餐、传菜,还能与顾客进行近百种服务用语的对话,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
进一步认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是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描绘更美好的蓝图,取代与否,争议也罢,时代呼唤的产物应是我们坚守的阵地,而不应一意孤行将其投放敏感的深渊避而远之。那么,人工智能发展的坦途到底如何去铺设?
一方面,社会应弘扬人工智能的正面效应。作为一种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化仍然是不够成熟的,潜伏着一些隐患,我们要走的,应是符合基本伦理道德的人工智能化发展之路。相关智能产品研发机构应充分考虑投产后的正面效应,按照严格的项目审批流程,依法合规生产制造人工智能产品,使智能产品真正体现社会安全和实用高效。
另一方面,政府应主动发挥市场引导作用。当下,人工智能产品的同质性严重,品牌形象未完全树立,市场竞争白热化,民众认可度不高。政府应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制订详细的人工智能发展纲要,实现人工智能化发展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开拓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局面。
人工智能化发展的道路,走对了将为坦途,走错了就是沟壑。人类智慧和人工智能的碰撞,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革命,更是对人类未知世界的不懈探索。作为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人工智能的未来会是机遇和挑战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