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修平们为什么能成“国脸”

25.03.2015  20:40

上世纪七十年代,《新闻联播》播音员赵忠祥

上世纪七十年代

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二十一世纪初

二十一世纪至今

因央视去年出台规定,《新闻联播》主播满52周岁要转幕后工作。《新闻联播》52岁的元老级的播音骨干、“国脸”李修平继李瑞英、张宏民之后也将告别播音一线。

这些人作为一代人的记忆,已经成为《新闻联播》的标志。对于这些“国脸”,观众觉得熟悉又神秘。“国脸”必须是国字脸么?到底有什么具体标准?

Q:哪些人能称得上是“国脸”?

A:《新闻联播》主播。

国脸”并非官方称谓,老百姓以及媒体一般将央视《新闻联播》的主播称为“国脸”。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不仅代表了央视,也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新闻联播》前任主播赵忠祥就曾说,他们代表了国家的形象。现任主播郎永淳也表示,“(《新闻联播》主播)一定是经得起业务锤炼、政治考验,一定是在播新闻的群体里面,值得信任的一批人。”

新闻联播》名称于1978年正式启用,从当年的李娟、赵忠祥、邢质斌、刘佳等到如今的郎永淳、欧阳夏丹,共经历了20余位主播。

其中,邢质斌、李瑞英、李修平、罗京、张宏民、王宁等六人曾被大家戏称为“老三对”,他们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一直轮流出现在主播台上,是大家最为熟知的“国脸”。

Q:“国脸”必须是国字脸么?

A:NO,需大嘴大眼小鼻子。

虽然主播当中有些人是国字脸,但这并不是必备条件。

李瑞英曾透露,在选拔的时候,主考官往往会要求他们用不同角度面对镜头,观察候选人是否适合《新闻联播》的播出角度。

据传央视内部也有选拔“国脸”的三大标准,那就是大嘴、大眼和小鼻子。

首先,播音速度快在客观上决定了主播需“大嘴”。《新闻联播》一分钟的要求是300个字,如果主播是樱桃小嘴,就会因振幅过小而频率过快,显得不严肃,有碍观瞻。“大眼”主要是因为新闻播报无法给主持人特写镜头,所以一对大眼就成了给主播加分的选项,“小鼻子”则是因为整张脸上只有鼻子是可聚焦点,太大了自然要分散观众的注意力。

Q:上电视要貌若天仙吧?

A:NO,眼睛一定要有神。

虽然是出镜主播,但《新闻联播》播音员并不要求貌若天仙。业内人士透露,“太漂亮反而会影响观众接受新闻”。只要求端庄大方,在电视屏幕上上相就行。这个上相有一个指标,那就是眼睛一定要有神。

Q:主播的形象自己能做主么?

A:NO.

考虑到视觉上的“清爽”,“国脸”们往往不能留胡须、蓄长发(所以女主播们30多年来都是短发)、眉毛也不能修细,更不能擅自改造型。

赵忠祥就曾透露,穿什么颜色衣服,做什么标准发型,台里都有统一规定。头发长了不行、短了也不行,平时连理发都得经过台长批准。

Q:如何当上“国脸”?

A:不同年代不同方法。

在具有合格外形、良好嗓音、过硬专业技能、情形的头脑以及应变力的前提下,普通人如何才能加入到“国脸”阵营里呢?

1973年,央视原党委副书记宋培福回大兴岳父家偶然听到了县广播站邢质斌的声音,并留下深刻印象。来年夏天,同事恰好向宋培福推荐了邢质斌。于是,就有了第一代“国脸”邢质斌。

1989年,计渝与张政、杨柳一同被推荐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实习,由于表现优秀,他们三人顺理成章地留在了中央电视台,留在了《新闻联播》组。

现在的播音员里,海霞和康辉1992年从广播学院毕业后,直接分配进入央视新闻中心担任主播,到2007年底才坐上《新闻联播》播音台。

最新的主播欧阳夏丹和郎永淳加入到《新闻联播》主持团中,是通过公开透明的竞聘方式。(资料来源:新京报、楚天都市报、新华网、华商晨报、东方早报、华西都市报、南国都市报、辽沈晚报、西宁晚报)

前5个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7万亿元 同比增长12.5%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希)国务院国资委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1至5月,中央企业完成投资1.新浪广东
农业农村部部署高温防御工作 落实抗旱保苗关键措施
  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记者于文静)据中国气象局新浪广东
端午节假期出游人次破亿 文旅产品服务丰富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徐壮)文化和旅游部24日公布2023年端午节假期文化和旅游市场情况。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1.新浪广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