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姐:务实为民俭朴清廉的楷模
●卢广甜/口述 张佳胜 张双喜/整理
李坚真(1907—1992),人们喜称她为大姐。我有幸拜见大姐,聆听她的教导,还是在1984年5月当选丰顺县副县长之后。在三届副县长任职期间,我与文教、党史、卫生、侨务等部门的领导先后拜见大姐十多回,亲身感受到她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的高尚品质和风格。她的一言一行,在当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很有启迪后来人的现实意义。
1
“行廉志洁、两袖清风”的大姐
李大姐是清廉俭朴、严于自律的典范。我县八乡山是广东省三大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其中下八乡镇山高林密路险,交通不便,当地老区人民一直强烈要求建一所中学。当时县、镇手中没有余钱剩米,作为主管文教副县长的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1986年的一天,我领着县教育局局长张子构与下八乡副镇长马扬圳一行,跑到广州李大姐家。大姐听完我县教育工作的汇报,阅毕县府向省府关于拨款新建下八乡中学的请示后,沉思片刻,深情地说:“八乡山老区人民为革命付出许多,贡献很大。办中学让子孙读书是件大事、好事,我们要帮助老区人民挖愚根栽富根。”不久在大姐的从中联系协调下,省财政、教育等部门决定下拨四十万元建校。此后,大姐一番又一番语重心长地叮嘱我们:“要节约、节俭,要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要把教育办好,让老区人民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同时她既亲切又严肃地指出:“要记住,把钱管好用好,坚决杜绝浪费,更要严防贪污多占的现象出现,千万要牢记毛主席生前的教导‘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后来,我们没有辜负大姐殷切的期望,努力把建校和办学的工作做好。
大姐不但对事对人要求极严格,更是严于律己。有一回,我到大姐家请她参加侨捐学校庆典活动,顺便带上几斤马图茶和薯粉条送给大姐。大姐却认真询问我们要送她的是什么“礼物”,我们说明是土特产。她看过物品后,才笑着说:“土特产我要,但金钱等我决不能要,要了我就受贿了,我们要坚决执行党的纪律啊!”又有一回,我与县党史办冯宗惠、曾闻音两任主任,向大姐汇报和了解我县党史有关情况,不觉已过晌午时分,我们请大姐到附近的东湖酒家吃午饭,她拒绝了,说:“人民给我月薪,够我吃用了,你们去吃饭吧!”稍停片刻她又心平气和地对我们说:“人民还不富裕,我们千万要艰苦朴素反对浪费,即使富起来了也不能铺张浪费,这才不会脱离群众,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大姐是严格遵守组织纪律的典范。1987年秋的一天,我受泰国丰顺会馆之托专程送聘书请大姐访泰,她对侨胞在异国他乡艰苦创业,人在他乡心系家乡的拳拳赤子之心给予高度评价,也很想亲往泰国看望他们。是年冬,我带着县政府和泰国丰顺会馆的请柬,敬请她回乡参加侨捐华侨中学落成剪彩。她接到请柬后喜出望外,表示“一定要回乡看看”。当得知省委考虑大姐身体健康问题、暂不同意她回丰顺时,她天真地对我们说:“早知道,不向省委报告就好了!” 紧接着她又非常认真地纠正说:“个人还是要坚决无条件服从组织、执行纪律,革命才能成功。”停了一会,又自我安慰说,“下次再争取吧。”
大姐是生活上勤俭节约的典范。1986年的一天,我第一次拜见李大姐,那是我最渴望、最难忘的一天。在拜见前的一个晚上,我高兴得彻夜未能入睡,心想,大姐为革命贡献大,职务又高,她的穿着、家庭摆设一定会很豪华、大气。于是我们临出发前叮咛同行之人,衣冠要整洁,不要太小气。然而,第二天一进大姐家门,举目环视,大姐的客厅里只摆着极为普通的几张木制的椅凳茶几,连用来纳凉的用具,也仍旧保留着蒲扇,有的用具修了用,用了修。大姐身材高大,穿着整洁朴实,住的也不宽敞,一点豪华的影子都没有。有一回我斗胆向大姐建议,您的家具太落后了,该换套新的用用。大姐却说,这些家具只要洗刷干净,还是挺好用的,“比革命年代可强多了,家具用久了有感情,舍不得它们呐!”
2
忠于事业、毕生为民的大姐
李大姐是关爱人民、关心经济发展的楷模。屈指数来,我拜见大姐10余回,每次她总是关切地询问家乡经济建设情况,作了许多指示:要我转告县五套班子“丰顺要大胆改革开放才有出路,才能穷变富”、“要发展现代工农业”、“要发展水电”、“要为人民办好事”、“要让人民过好日子”等等。每回与大姐握别,她总忘不了叮嘱我们一句:“恭祝丰顺发财,致富奔康……”
大姐心中时时挂念着人民,经常询问广大群众生活情况。有一次我告知她丰顺经济近年有较大发展,人民基本过上不愁吃穿住的安居乐业生活。我讲起山区人民生活大为改善,普遍住上新房,食品也丰富多了,连女孩子在山上放牛,也穿着较时髦的裙子和鞋袜。大姐快慰地拍手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1985年秋天,我与县委党史办的冯宗惠同志等人,前往广州请她和梁若臣等一批老前辈,回忆和丰顺有关的革命斗争史。交谈之余,大姐端详我良久,忽然问起我的年龄来,当她知道我那时四十刚露头时,欣慰地说:“你们年轻一代当上父母官了,我们这些人就放心了,愿更多的青年人成长为各领域的领军人才。”大姐鼓励我不要辜负人民的重托,乘改革开放之东风好好干,带领全县人民致富奔康!这是大姐的肺腑之言啊!
3
爱国爱乡、 高风亮节的大姐
大姐的一言一行无处不散发出爱国爱乡的热情。众所周知,为保卫祖国为民族解放,她跃马扬鞭舍生忘死与敌人拼杀;为祖国复兴,她废寢忘食地工作。一位真正的爱国者,同样也是热爱家乡、关心家乡之人。自革命成功后,李大姐虽回乡几次,但改革开放以后便没机缘回故乡了。她越到老年,思乡之情越心切。大姐因年老、身体等问题,东江苏维埃成立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东海中学和侨思学校剪彩、应邀前往国外看望侨胞,她都未能如愿前行。然而,她却分别写了诗给我带回来,表达对乡亲的思念之情。其诗是:小溪出水大溪流,同志姐妹处处有;今日重上铜鼓嶂,明日下县打九洲。另一首是:爱国侨胞居海外,赤子之心春常在;振兴中华齐携手,同心四化育英才。其中一首《侨胞心》还特别请了广东美协名誉副主席赖少其挥毫。
我每次前往广州拜访李大姐,只能是带点家乡的土特产,慰问她老人家。一听说是土特产,她便乐呵呵地说,这个我要,别的可不能收。1989年,我与县教育局局长张子构及副局长蔡礼轩、曾广平前往广州南方军医大学医院看望大姐,这也是我的最后一次探望。当时大姐已病重,她躺在床上,只能用手势和慈祥的眼睛向我们示意欢迎。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大姐表示问候,并祝她早日康复。当征求大姐的意见:“我带来的几纸箱红肉番薯和薯粉条,是放在您东湖住家,还是搬到病房里?”李大姐要我们搬到她眼前来,但其孙女巢小春在一边提醒说:“医生不让奶奶吃含太多糖分的食物,”一边阻拦着我们下楼搬东西。大姐却坚持要搬来。我提出一个折中的意见,选二三条最好的红肉番薯和一斤薯粉条放在大姐的病房里,其余放在大姐东湖住家。孙女还是不同意。大姐发火了,以极严肃的口气向我们下命令似的:把土特产全部搬上来,并埋怨着说:“家乡的土特产,我看都不行,还说送我吃!”
当把两纸箱番薯和薯粉条放在大姐面前时,她慢慢坐了起来,一会儿摸摸番薯,一会儿摸摸薯粉条,兴致勃勃地和我们讲述当年打游击的岁月,老百姓如何甘心情愿地忍饥挨饿,把番薯让给红军吃了打鬼子。讲了一段故事,唱了一首番薯山歌,她还津津乐道地给我们讲当年红军如何协助老乡挖凉薯块,加工薯粉条送给伤病员吃的往事。省政府某处的李易处长提醒了三次要让大姐多休息,我们也几次违心地要与大姐辞别,但大姐却说:“不碍事,再坐,再坐。”她不知疲倦地一个劲与我们讲了两个多小时。与大姐最后挥别时,我们恋恋不舍,她又好似有所失地说:“丰顺的事,以后只能拜托你们了。一定要把我们的家乡建设好!”
口述人简介:卢广甜,1941年12月出生,丰顺县汤西镇人,广州中山大学哲学系毕业。先后担任过丰顺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政府副县长、县政协副主席等。2002年退休。2004年被聘为丰顺县老干部大学、老年大学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