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全当司机体验新能源汽车“没有一点噪音”

17.09.2014  08:40

  昨日,市政协主席李毓全在松山湖调研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情况。 (记者 郑志波 摄)

  制图/杨智宏

   东莞时间网讯 9月15日上午,市政协主席李毓全率队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市政协副主席何嘉琪、吕兢参加了调研。调研中,李毓全建议,坚持政府与社会联动,应用与生产相结合,企业与行业共进,宣传与扶持相结合,共同奋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

  经济委专职人员及部分委员,市发改、经信、科技部门和松山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参加了调研。

   市政协将提交专题报告

  面对环境和能源压力,当前全国甚至全球都掀起新能源汽车热。为紧抓发展机遇,由易事特、中大东莞研究院、中汽宏远、东莞迈科及东莞中兴铝业等近30家企业共同成立了“广东东莞新能源车产业技术联盟”(简称“联盟”)。联盟成员涵盖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关键零部件、充电、运营等骨干企业,基本覆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员企业总产值近千亿元。

  昨日上午,市政协就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及推广应用等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调研中,李毓全一行在松山湖易事特一楼大会议室听取简要情况汇报,参观了易事特新能源车充电桩生产车间;并前往迈科,参观新能源车电池生产情况,最后召开座谈会,总结调研情况。

  会上,市政协常委、易事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思模介绍了东莞电动汽车产业化的思路。何思模说,东莞将通过整车带动东莞汽车零部件发展,大力发展新型轻量化电动汽车品牌。抓两头,做“微笑曲线”,包括开展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创新,通过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开展运营模式创新,通过市场创新拉动产业。同时,通过中巴切入,稳步推进。先做节能、安全、经济、适用、易造的车;积累经验,夯实基础,最终杀入电动汽车主战场——乘用车市场。此外,打造产业、研发、示范三个基地,三个基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用三年时间,在松山湖形成全国著名的电动汽车产业聚集区。

  调研中,李毓全不时就新能源汽车的专业领域问题进行发问,并得到了满意的回答。据悉,调研结束后,市政协将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专题报告。

   “四个印象”很深刻

  “这次调研感到收获很大。”李毓全说,在东莞发展新能源前景广阔,新能源汽车首当其冲,目前东莞的汽车保有量已超过了150万辆,而且每年东莞汽车类消费超过了300亿元,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可以说,在东莞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有市场、有前景。“在东莞发展新能源汽车非常有意义,单是减少汽车尾气,就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长远的贡献。

  李毓全说,有几个印象深刻:一是受到了教育,技术联盟的负责人对这项工作很重视,对东莞这座城市的热爱让人感动,呼吁政府要加以重视;二是学到了知识,大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方方面面都很感兴趣;三是得到了鼓舞,尽管是刚刚起步,但大家对这项工作的信心与热情让人感到鼓舞;四是获得了启示,做好这项工作不单需要企业的努力,更要从政府到社会,全面动员,脚踏实地,做好每个环节的工作。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李毓全提出建议:一是要坚持政府与社会联动,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让更多人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二是坚持应用与生产相结合,虽然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还不算广泛,但长远来看,这是趋势,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广不能等;三是要坚持企业与行业共进,单个企业推广新能源汽车力量有点单薄,整个行业结成联盟,力量就大了,效果会更好;四是要坚持宣传与扶持相结合,通过宣传让社会更多地了解新能源汽车,政府力所能及地扶持,对整个工作的推动发挥作用。

  东莞电动汽车 产业化的思路

  打造产业、研发、示范三个基地,三个基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用三年时间,在松山湖形成全国著名的电动汽车产业聚集区

  ■现场

  李毓全当司机体验新能源汽车“没有一点噪音

  在昨日的调研现场,易事特公司的工作人员向市政协调研组全面介绍了东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应用。李毓全一行参观了一辆新能源实体汽车,对该技术进行立体的了解。

  调研中,李毓全坐上这辆红色的新能源汽车,当司机体验了一把汽车的“新潮”之处。兜了一个小圈回来,李毓全的感觉是,“没有发动机的声音,感到很舒服”。

  不过,何思模介绍说,该新能源汽车的成本高过使用汽油的小车,约9万美金折合人民币五六十万。对此,李毓全说,成本太高了,希望能为消费者着想,加大创新研发的力度,减轻消费者的负担,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