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骝:地铁建设的攻坚手

06.05.2015  14:56
                                               

                                                                                                                                    李永骝(左一)在施工现场与技术人员探讨施工方案

 

      “十年,可以考验一个人,我的十年就是在地铁建设的各种风险考验中度过的。”李永骝,广州地铁的高级工程师,2015年是他投身地铁建设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他奋战在地铁建设一线,先后参与地铁二/八号线延长线、七号线、八号线北延段等工程,凭着丰富的经验,解决了无数个工程建设难题,被同事称为“地铁建设的攻坚手”。

   要减少对市民的影响

      2006年,是亚运新线建设的高峰年,刚加入广州地铁的李永骝就投入到昌岗站的建设中去。他深深地知道,这座建筑面积达2.6万平米的换乘车站,地处江南大道与昌岗路交叉口处,交通非常繁忙,它的建设过程将会备受市民关注。

      据了解,昌岗站在设计初期主要采用明挖法施工,将车站和出入口分期实施。“但这样做工期长,需轮流占用车道,对周边交通和市民出行的影响很大。”李永骝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我提议施工方案做一下调整,将部分过街通道和风道改用暗挖法施工。”这个新方案引发了大家的讨论,“新的方案对交通的影响确实是变小了,但留给我们的风险很大啊!”“明挖改暗挖使风险增大了,需变更的几个通道有的上方杂填土较厚、有的上方有大的排水管,施工过程很容易会造成路面坍塌!”面对众人的担忧,李永骝只用一句话就说服了大家:“大家的担心我都有想过,但这个新的方案能减少对市民的影响,我们必须尝试……

      在施工过程中,他定期组织召开现场会,从现场物资、技术、人员的准备到各工序的施工方法和逐一部署,最终,昌岗站九个浅埋暗挖通道、风道施工顺利完成,未发生坍塌或路面沉降事故。“最关键的是,新方案最大限度保留了道路的通行能力,总工期缩短了,施工围蔽的时间和面积也减少了,将施工对市民的影响降至最低。”李永骝说。

   要关心市民的乘坐体验

      经过二/八号线建设的锤炼,李永骝又马不停蹄地又投入到八号线北延段工程的建设中去。八号线北延段【陈家祠站~彩虹桥站】区间最初的设计方案中,盾构需穿越某建筑物桩基群,施工时要进行桩基托换。经过现场踏勘及查阅图纸,李永骝发现托换时需占用该建筑物的首层,将对其造成极大影响。

   “我们能不能把地铁隧道挖深一点,避过建筑物?”有人建议调整方案。不过调整方案又谈何容易!彩虹桥站是八号线北延段及规划线路的换乘站,车站的任何调整将牵涉隧道施工及换乘布局的变化。“调整方案没问题,但我们的眼光要放得更长远一点,要关注市民的乘坐体验,不能牺牲车站换乘的便捷性,也不能增加规划线路今后的建设难度。必要的时候,把困难留在我们这里解决掉就更好了。”李永骝对调整方案“定了调子”。

      为了找到合适的方案,李永骝开始深入摸查、分析,希望找到解决方案。最终,在他的努力下,在保证换乘便捷性、满足所有线路前后区间要求的条件下,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车站布局方案并正式实施。

      已届不惑之年的他,面对新一轮地铁的建设重担却愈发显得干劲十足,他说,要和广大地铁建设者一起,继续投身地铁建设,让八号线北延段开入同德围,为同德围“突围”!

院士专家智汇“花城院士讲坛” 共话城市基础设施韧性建设
  8月5日,第三十六期“花城院士讲坛”在广州成功举行,本期讲坛由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003013.广州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