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变美丽乡村 集体收入增至三倍

04.03.2015  19:17

  山村里建起了篮球场和文化活动中心。

  一个脏、乱、差的村庄,在短短70天就来个大变样,成为村容美丽、整洁干净的美丽乡村……黎埠镇燕岩村支书卢柏松谈起墩仔村的变化时,连声感谢对口帮扶单位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当时墩仔村建设美丽乡村遭遇“钱荒”,正是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雪中送炭,使得墩仔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大变样。

  墩仔村的变化只是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对口帮扶的一个缩影。过去两年,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通过采取“双转移”相结合、“一村一策,一户一发”等综合扶贫措施,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45万多元,基本改变燕岩村贫困落后局面,大大改变了燕岩村的办公条件和村居环境。

  建设资金短缺 帮扶单位解急

  墩仔村是燕岩村委会的一个村小组,从2013年10月14日开工到12月25日完成,仅仅70天的时间,就进行了危旧泥砖房拆除、农田灌溉水利渠铺设、场地平整、村主道路硬底化和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健身场所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道路平坦了,走路方便了,再也不用担心摔倒了。”村民对记者说。

  但就在开工不久,墩仔村就遇到了一个大难题,因为村民筹集的启动资金仅1万多元,资金缺口很大,眼看工程就要停工了,“是县林业局副局长练翠红四处奔波筹资,使工程得以顺利开展。”卢柏松说,练翠红是外嫁女,但是极其关心娘家的美丽乡村建设。当时她和村民代表到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寻求支持。该单位获悉墩仔村难题后,先后捐资23万多元支持赤谷墩文化活动中心和篮球场建设。

  更让人感动的是,87岁高龄的老婆婆刘娣无偿捐献3间旧泥屋,作为文化活动中心建设用地。墩仔村基层党支部和理事会以此为契机,积极组织村民代表和户代表商议美丽乡村建设计划,加快速度。现在,步入墩仔村,一幢两层高、约150平方米的赤谷墩文化中心非常醒目。新篮球场上,村民正在打球。“这幢两层框架结构的楼房就是我们村的文化活动中心。

  村集体收入从2万元增至6万元

  今年是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对口帮扶燕岩村的第3年。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把帮扶工作落实到位,大力扶持燕岩村,先后共申请到南海扶贫专项资金170多万元。卢柏松说,两年来,该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超过245万元。

  之前,燕岩村是一个经济基础薄弱的行政村,每年村集体收入仅2万多元,连维持村委会的运作都存在困难,更谈不上美丽乡村建设。“南海分局对口帮扶我们村后,为了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以村委会名义投入60万元入股阳山水电站和投入16万元入股合作社。现在我们村每年村集体收入有6万多,入股合作社今年就可以产生效益了。”卢柏松说。

  不仅如此,南海分局还支持燕岩村基础设施建设,分别投入10万元和11万余元进行美丽乡村道路建设和村内“三面光”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另有25万多元用于农户危房改造、15座收集池和燕岩村饮用水工程、村委会路灯工程上。“他们不仅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改善村容村貌,而且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两年共投入近50万元扶持146户贫困户用于农业生产,其中为95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放鸡苗、饲料、化肥等生产物资。”卢柏松说,没有他们的支持,燕岩村不可能发生这么可喜的变化。